病毒性肝炎,需要了解的肝货

我国是肝炎大国,肝炎病毒携带者是非常多的,在全世界每年有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全球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每年有超过30余万人可能死于丙肝导致的肝癌。面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肝炎病毒,我们能够控制它的流行吗?病毒性肝炎分为不同的程度,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以及重症肝炎。

一、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所谓肝炎,即肝脏发生炎症,引起肝脏炎症的原因很多,全球范围内,肝炎病毒是引起肝炎的最常见病因,其它感染、如酒精和某些药物等有毒物质也能引起肝炎。

肝炎的结局差异很大,轻者病情可自行消退,严重者也可发展成肝纤维化(“肝脏结痂”)、肝硬化以及肝癌。肝炎的结局主要与造成损伤的因素和持续的时间有关,下面重点介绍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

二、病毒型肝炎的特点?

一图了解5种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三、病毒性肝炎有哪些信号?

发热:多为低热,下午比上午更明显;

食欲降低:腹部饱胀感明显,以至还会恶心、呕吐;

乏力:两腿有沉重感,嗜睡,稍作活动就感觉疲劳,身体日渐消瘦;

上腹部疼痛:夜间为主的上腹疼痛明显; 

黄疸:最先出现在巩膜,继而周身皮肤发黄,尿呈深黄色等

出血倾向:常为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

性功能紊乱:男性患者出现性功能下降。女性患者可出现月经不调、闭经等。

第一急性肝炎

①急性黄疽性肝炎: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乏力、厌食、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约1周后尿色深黄,继而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疽,肝脾均可肿大,肝区触叩痈明显,约经2—3周后黄疽逐渐消退,精神、食欲好转,肝肿大逐渐消退,病程约1—2个月。

②急性无黄疽性肝炎:起病销缓,一般症状较轻,大多不发热,整个病程中始终无黄疽出现,其他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黄疽性肝炎相似,但发病率高,约占急性肝炎总人数的70%——90%。

第二慢性肝炎

①慢性迁延性肝炎:由急性肝炎迁延而至,病程达半年以上而病情未明显好转,仍有食欲减退、胁痛、乏力、肝肿大、肝区痛等。

②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超过1年,症状和体征及肝功能检查均有明显异常,主要症状为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痛等,且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黄疽、肝质较硬、脾肿大等体征。治疗后有的病人可恢复或稳定,有的则不断恶化,发展为坏死性肝硬化。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注意个人卫生,食品、饮水安全,防止“病从口人”;

健康和乐观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酒、毒品、过度劳累等;

注意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接触保持适当;

输血、献血保持警惕,加强血制品管理,阳性者不得献血,阳性血液不得使用;

接种疫苗和及时处理可疑感染;

采取主动和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

积极配合治疗。

五、您了解乙肝抗原抗体系统检测临床意义吗?

一图带您了解乙肝抗原抗体检测的意义

六、“小三阳”比“大三阳”要好吗?

所谓大、小三阳只反映机体的乙肝免疫标志物状态,并不代表病情轻重或传染性大小。病情轻重要看肝脏功能各项指标及肝脏影像、病理等指标,传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载量。

“小三阳”不一定比“大三阳”好,大三阳患者中有许多携带者暂时不需要治疗,但应定期复查,而小三阳患者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千万不能因自己是小三阳而耽误治疗。

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肝功能是否正常,与“大三阳”、“小三阳”无关。肝功能正常——每3个月到半年随访,转氨酶升高——治疗。

七、面对乙型肝炎不同人群该如何做?

没感染HBV的人:注射乙肝疫苗;每年体检,如果发现表面抗体(HBsAb)消失,需要再次注射乙肝疫苗。

已经感染了HBV的人:每半年检测一次肝功能;ALT正常——无需治疗;ALT升高——需要治疗;禁酒、禁用损肝药物;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家人/其它共同生活的人,注射乙肝疫苗。

有患乙肝的亲人: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家庭内部传播,尤其是母婴传播;督促家人定期检查,及时治疗;不要相信虚假广告,医院诊治。

八、一般接触会引起HBV感染吗?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同住一宿舍、餐厅、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

九、是不是所有慢性乙型肝炎都会进展到肝硬化,肝癌?

当然不是,如果乙型肝炎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日常预防,绝大多数的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乙肝患者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一般可以正常工作学习,不要过分担心害怕。乙肝患者需要做到就是,定期复查,及时治疗,保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十、关于丙型肝炎您了解多少?

由于HCV感染进展较为隐匿,隐蔽性高,在病情进展的同时,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如果不作检查,难以及时发现,因此可能导致诊断延误,有时甚至发展到肝硬化阶段才被发现,因此被称为“隐匿性杀手”。如果您曾经应用过血液或血制品,或与丙型肝炎病人有过密切接触,或有过文身、穿耳洞等不洁的操作,怀疑自己有可能感染HCV,医院进行肝功能、抗-HCV检查,了解肝脏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有无HCV感染丙型肝炎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近年来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使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药物治疗1年,可以使超过70%的丙型肝炎患者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

十一、母婴阻断,乙肝的“根”断了?

乙肝病毒可通过许多途径感染人体,如输血、注射、治疗器械、母婴传播、性接触和生活密切接触等。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果不接受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60%在两年内可感染上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的妈妈所生的孩子有95%在一年内表面抗原阳性。

如今乙肝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阻断措施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加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母婴阻断,对于乙肝病毒基因DNA较高的乙肝妈妈,还可以在妊娠后期进行适当的抗病毒治疗,降低母亲体内的病毒含量,增加母婴阻断的效果。经过母婴阻断,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的乙肝病毒感染率明显降低。

十二、抗病毒治疗,肝炎好了吗?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乙肝和丙肝目前都有了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干扰素开始用于治疗慢性丙肝和乙肝,使40%~60%的丙肝和25%~30%的乙肝取得了疗效,甚至达到清除病毒的效果。而目前丙肝更是有吉三代这样的抗病毒药物,以达到完全治愈的地步。

经过抗病毒治疗,60%~90%以上的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毒得以缓解或控制。国外有一位医生对多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7年回顾性研究,发现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7年中肝癌的发生率为11.2%,而用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肝癌的发生率仅为2.3%,说明抗病毒治疗明显改善了乙肝的预后,延缓了肝病的进展。

瑞养

肝炎的结局差异很大,轻者病情可自行消退,严重者也可发展成肝纤维化(“肝脏结痂”)、肝硬化以及肝癌。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肝养护专家瑞养源生の其他原创文章分享

■喝酒太多,“肝”着急!怎么破?

■肝肾同源,经血同生

■被掩盖的风险: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

■酒后脸红和脸白哪个死的快?

■成功男人最爱“小黑瓶”(一)

■奶蓟草,品酒大师的私房解酒药

■水飞蓟(jì),不只是“肝黄金”!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dingyiyao.net/yfcs/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