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七太太的第期分享
我的亲子阅读之旅已经顺利踏入第二阶段了。随着七少爷学了拼音开始认字,他便进入了“桥梁书”的阅读阶段,即慢慢从读图转向读字,从亲子共读转向独立阅读。与此同时,七小妹接力进入亲子阅读了。七少爷也和我一起,成为了妹妹的伴读者。他常常学着我的样子,给妹妹读书讲故事,二胎老母亲看到这样的场景,真的感到很暖心呢!
验证:0-6岁读的书到底有没有用?
很多家长都有过纠结,给小宝宝读书有用吗?是不是只是家长一厢情愿的自嗨?反正孩子上学都要读书,等他们大一点再看书不是更好吗?
我也一样曾有过这样的怀疑,毕竟坚持亲子阅读,真的挺累的,每次想偷懒的时候都有一个念头冒出来:“陪孩子阅读到底没有没用?”
直到今年七少爷上了小学一年级,我才真的豁然开朗:我很庆幸没有错过七少爷的阅读启蒙敏感期。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考验。各个科目加起来,一下次对孩子阅读量的要求就大爆发了,学校根本不可能给孩子留任何时间去“恶补”。从量变到质变,这时候,从幼儿期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良好阅读习惯,就质变成了肉眼看得到的学习优势了,我坚持的效果基本得到了验证。
阅读和科目补习不同,补习可以速成,但阅读就是细水长流的积累。幼小衔接班能让孩子迅速背熟拼音和生字,但是没有办法让孩子培养出语感、词汇量和想象力,而这些仅仅反映在一年级的考试题里,就有语文的组词、造句、阅读理解和看图说话,数学题里的看图回答和应用题等题目。从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来看,毫不夸张地说,缺乏阅读量积累的孩子,连考试题目都会看不懂。
好词好句、知识面的积累都比较好理解,“语感”这玩意儿比较抽象,七太太在这里再着重聊一聊。我认为“语感”是语言学习当中的底层逻辑,它只能“习得”,无法“学得”,它是长期从环境中潜移默化而成的。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一旦在脑子里形成了“语感”,那么学习起来就是事半功倍的。在英语学习中,培养语感我们讲究的是“磨耳朵”,其实中文也一样。
我们可以发现,有两种孩子的语感是比较差的,一是上学前长期只使用家乡话的孩子,二是长期只接触口语的孩子。
这两种孩子在学习中,往往对如何构建一个通顺的句子和文章感到吃力,一遇到一些表述稍微复杂的题目就感觉转不过弯。
只怪中文太博大精深了,全国各地那么多家乡话,都是有自己的语言系统的,而口语跟书面语的表达逻辑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当这些孩子开始学习规范化的中文时,其难度不亚于学习一门外语。对这些孩子来说,上课外补习班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唯有大量的书面阅读,才能帮助他们重新建立普通话的语感,进入到正规的中文表达体系当中。
实践:给新手父母的5个经验
我从七少爷身上看到了坚持亲子阅读的明显收益,所以七小妹一出生我就迫不及待地陪她阅读了。其实在一胎的时候,我在陪孩子阅读方面是开窍得比较晚的,幸好后来因为工作缘故,认识了许多绘本圈里的大咖,也蹭了很多专家老师的绘本阅读培训课和交流机会,让我迅速地就在亲子阅读的这个领域里成长起来。
从阅读小白到现在算是一个比较有经验的故事妈妈,我想我挺能理解新手父母在亲子阅读上所遇到的困惑的。所以,我从实践中总结了5点感悟,分享给大家。
01
学龄前宝宝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有很多家长不重视低幼宝宝的亲子阅读,都是因为觉得孩子太小,看书根本就看不懂。
但七太太认为,婴幼儿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读懂书的内容,而是让他们喜欢“书”这种东西。
学龄前宝宝的阅读状态,是不需要坐得端端正正地、一字一句地读的。让他们去摸,去玩,去扔,去抢,从后往前翻,从中间抽出一页看,都没有关系,这都是属于孩子的探索。
只要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了“关系”就是好的开始,让孩子和书从陌生人,到熟人,再到彼此灵魂交流的好朋友,一步一步地进化发展,这其实就是阅读习惯的建立过程。
上学以后,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看到书就感到困倦、抗拒呢?
答案呼之欲出:和书不熟嘛!父母在吼孩子认真看书的同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些年,孩子是不是和手机、电视机的感情更好一些呢?
七小妹津津有味地读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
02
阅读对学习有什么直接的影响?
一旦孩子喜欢上“书”这种东西,上学读书的问题就好办了。
首先,阅读习惯能迁移为学习习惯,孩子能坐得住,静得下来。
其次,阅读能力都是练出来的,阅读的时间从短到长,阅读的内容从简到繁,阅读的速度从慢到快。功利地说,孩子在考试时,读卷子都能比别人快。阅读能力强的孩子都已经检查2遍答案了,阅读底子差的孩子却还在摸索题目在讲什么。
为什么有人能“一目十行”呢?
难道是因为量子力学吗?
当然不是!这都是在长期阅读中练出来的基本功呢。
03
孩子太小,一看书就爱撕书,怎么办呢?
其实不仅是撕书,孩子在特定阶段里爱撕一切撕得动的东西,宝宝在练习精细动作呢!
撕书是孩子获取生活经验的一个过程。想想看,要是从来没撕破过书,孩子又怎么能知道书原来是能撕破的呢?又怎么能知道书是需要好好爱护的呢?
yum~yum~爸爸的书真好吃!
04
书都撕破了,还看什么啊?
没关系,出版社当然也会帮大家想到这个问题。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早就不是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只有小人书和格林安徒生看了。
撕不破的书可多着呢!触摸书、洞洞书、纸板书、地板书、玩具书、有味道的书、布书……这些书都太好玩了,它们常常让我抛开大人的局限性思维,在陪孩子享受阅读童书的乐趣时,我也仿佛重新感受了一回童年。
05
读什么书更有“效果”?
七太太必须说,培养阅读习惯是一门“童子功”,越小开始就越容易。至于读什么书,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因为一开始,孩子很大程度上其实并不是喜欢阅读,而是喜欢和父母呆在一起,书只是帮助父母和孩子互动的优秀媒介。
七少爷就常常锲而不舍地追着我给他讲绘本故事。我买书非常杂,故事书、科普书、无字书、游戏书……有些从没看过的新出版的书,我也会直接让七少爷来当“试读官”。但是他基本上不太在乎我陪他看什么书,而特别在乎的是每晚睡前一定要有“妈妈故事会”时间。
七小妹现在才1岁,也已经会在每晚睡前主动抱着书来看了,每本书是什么内容,正在牙牙学语的她还会把重点“说”给我听呢!
这些年陪孩子阅读,我感觉到最大的“效果”,就是我刷了一大波在孩子心目中的存在感。有一些书里的情节,还成为了我和孩子之间的专属暗号。彼此接上暗号的时候,你能体会到那有多令人兴奋吗?在经营亲子关系当中,还有什么比孩子觉得我懂他,更有意义呢?
文末福利
今天七太太为孩子们整理了一份绘本资源,
内含本优秀的儿童绘本。
现在,只需请爸爸妈妈动动手指,
即可免费下载阅读。
你开始陪孩子阅读了吗?欢迎一起来聊聊你在亲子阅读当中的困惑或者收获!
上期留言获奖名单
莎莎??Ruby、淡然、
fish、安、也许是云
请以上得奖者尽快把快递收件人的姓名+电话+地址,发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