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小反刍兽疫是有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易感羊群发病和死亡率可达%,是我国的一类动物疾病。

该病潜伏期为4-6d,最长21d。表现为发热急,高热达41℃以上,可持续3-5天;患病动物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鼻腔分泌物逐渐变成粘性脓液,如果病畜不死,这种症状可持续14天。空腔粘膜出血性溃疡,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灶。后期出现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出现咳嗽、呼吸异常。母畜常见外阴阴道炎,伴有粘液脓性分泌物,部分妊娠母畜流产。在严重爆发的疫点,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

剖检病变从口腔至瘤-网胃口,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病变,严重病例可蔓延至硬腭及咽喉。皱胃病变部位常见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创面红色、出血;肠可见糜烂或出血,盲肠、结肠近端和直肠常见特征性条状充血、出血,呈斑马条纹状;淋巴结水肿,脾脏肿大并出现坏死性病变。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还可见支气管肺炎典型病变。

1病原学检测

可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核算序列测定,也可采用抗体夹心ELISA。

2血清学检测

可采用小反刍兽疫单抗竞争ELISA检测法和间接ELISA抗体检测法行检测。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初期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可对症治疗和预防继发感染。对本病的发现病例,应严密封锁、扑杀、消毒。

1.小反刍兽疫病毒弱毒疫苗。目前小反刍兽疫病毒常见的弱毒疫苗为Nigeria和Sungri/96,无副作用,能交叉保护其各个群毒株的攻击感染,但热稳定性较差。

2.小反刍兽疫病毒灭活疫苗。采用感染山羊的病理组织经甲醛或氯仿灭活制备,其中甲醛灭活苗效果不如氯仿灭活苗效果明显。

3.重组亚单位疫苗。麻疹病毒属的表面糖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使用H蛋白或N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均能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能中和小反刍兽疫病毒和牛瘟病毒。

4.嵌合体疫苗。用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糖蛋白基因替代牛瘟病毒表面相应的糖蛋白基因,这种疫苗对小反刍兽疫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但在免疫动物血清中不产生牛瘟病毒糖蛋白抗体。

5.活载体疫苗。将小反刍兽疫病毒的F基因插入羊痘病毒的TK基因编码区构建的重组羊痘病毒疫苗,可有效抵抗小反刍兽疫病毒强毒的攻击,并能预防羊痘病毒感染。

四川育强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网络

内容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四川育强科技有限公司

每周分享药物专业知识和行业最前沿信息!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dingyiyao.net/yfcs/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