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出炉!流感大面积爆发,为了避免中招,这些常识医生、家长都应该知道。
国家流感中心发布最新数据,截至年12月8日,我国内地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继续呈升高趋势,暴发疫情数明显增多,我国大部分省份已经进入今年的冬季流行季。
很快就春节了,最近感冒爆发严重,冬春很容易让人感冒,我们在生活当中常用的感冒中药方剂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常用感冒中药方剂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中医预防:与流感患者有明确接触者:①儿童、青壮年,身体强壮者可用下方:金银花、大青叶、薄荷、生甘草,水煎服,每日一副,连服5天。②老年体弱者可用下方:党参、苏叶、荆芥,水煎服,每日一副,连服5天。
(2)饮食注意:患流感后,宜清淡饮食,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应注意多饮水,以白开水为主。禁吃咸食:食用咸食后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等症状。而且过咸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剧。禁食甜、腻食物:甜味能助湿,而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应忌食各类糖果、饮料、肥肉等。禁食辛热食物:辛热食物易伤气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葱一定要少吃。不宜吃烧烤煎炸的食物:此类食物气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导致黏膜收缩,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同时还应忌烟酒。
常用感冒中药方剂
感冒清热冲剂
荆芥穗g,薄荷60g,防风g,柴胡g,紫苏叶60g,葛根g,桔梗60g,苦杏仁80g,白芷60g,苦地丁g,芦根g。
上取荆芥穗、薄荷、紫苏叶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8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次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38(50~6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3份,糊精1份及适量的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荆芥穗等挥发油混匀即得,每袋12g。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每次1g,开水冲服,1日2次。
《中国药典》一部
感冒发散汤
发散汤
防风1钱,紫苏1钱2分,干葛1钱4分,前胡1钱,桔梗1钱,苍术8分,羌活8分,陈皮3分,川芎3分,白芷3分,香附1钱,赤芍6分,细辛2分,甘草2分,生姜3片。
风寒感冒无汗。
发散汤(《仙拈集》卷一)。
《奇方类编》卷下
感冒清
山芝麻、板兰根、鬼针草、岗梅根、大青叶、穿心莲、盐酸吗啉胍、扑热息痛、扑尔敏等。
上各研为细粉,混匀,制粒或装胶囊。
抗流感病毒。主流行性感冒,发热,恶寒,咽痛,鼻塞,舌偏红,苔薄白,脉浮数者。
每次3-4片(胶囊1-2粒),口服,1日3次。小儿酌减。
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
感冒了吃什么好?
萝卜
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感冒及缓解感冒时痰多等症状可能有一定作用。推荐一种做法:把萝卜切碎,榨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拌匀后冲入温开水做成饮料喝。
蜂蜜
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服用,可增强身体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
洋葱和大蒜
洋葱气味辛辣,可抗寒,抵御感冒,且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洋葱还能刺激胃、肠及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大蒜内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这种辣素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清蒸的鸡和鱼
人体相对虚弱时,要注意优质蛋白的补充。鸡肉和鱼肉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且其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能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姜汤
外出淋雨吹风受寒,觉得发冷、头痛、咳嗽、鼻水直流(鼻水痰液清而稀),一碗老祖母的黑糖姜汤,是最快也最有效的预防感冒方法。姜中的姜辣素、姜油酮可以发汗,赶走体内蓄积的热气,尤其是水分较少的老姜辛辣,促进血液循环效果更好,添加黑糖则可补充热量。
甘蔗姜汤也是不错的选择,保暖又可预防感冒。但姜会促进血液循环,若有发炎、出血情形,不建议饮用。
陈皮、梨子等
常见缓解咳嗽的食疗如烤橘子加盐、梨子炖贝母、陈皮茶等,中医认为,这些多属于日常保健,治疗感冒效果有限。
流感强度高于往期
95%以上为H3N2型
此次报告显示,医院报告的ILI%(门诊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为4.0%,高于前一周水平(3.5%),高于-年同期水平(3.3%、3.5%和3.3%)。
医院报告的ILI%为3.7%,高于前一周水平(3.2%),低于年同期水平(4.0%),高于和年同期水平(均为3.2%)。
另外,国家流感中心还发布了上周流感样病例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
由上表可知,监测数据中H3N2型流感病例占绝大多数,超过95%。此外,全国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起,经检测,起为A(H3N2)。
流感大规模流行
医院门急诊人满为患
近期关于流感疫情爆发的报道层出不穷,从各大媒体现场报道的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
截至12月1日,沈阳市流感样病例较前一周上升12.63%,比去年同期上升35.87%。
12月4日,河南日报发布题为《冬季流感高发期儿科急诊不眠夜》的报道,医院急诊人满为患。
12月5日,黑龙江卫健委疾控处发布通告,称10月以来,医院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1.61%,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去年为1.33%),今年流感流行强度可能高于去年。
12月4日,鲁网记医院发现,流感患者扎堆,医院门诊量骤增。其中,医院的急诊大厅里,座椅上坐满了等待叫号的患儿和家长,输液大厅里也满是人……
流感高发季
防控早知道
流感来了,这些常识记得收藏。
1.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常由于受凉或鼻病毒、冠状病毒、细菌等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传染性不强,症状较轻,呈自限性。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其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
2.怎么判断是否得了流感?
流感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
临床表现1.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2.表现
(1)单纯型流感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肺炎型流感实质上就是并发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或脓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中毒型流感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
(4)胃肠型流感除发热外,以呕吐、腹痛、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
(5)特殊人群流感临床表现①儿童流感在流感流行季节。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在小儿,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②老年人流感65岁以上流感患者为老年流感。因老年人常存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原发病,因此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多较重,病情进展快,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壮年人,其他系统损伤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也可并发脑炎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等。③妊娠妇女流感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④免疫缺陷人群流感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人群、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流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由于易出现流感病毒性肺炎,发病后可迅速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绀,病死率高。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症状。具体药物
治疗具体用药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是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细胞释放和入侵邻近细胞,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对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在我国上市的有两个品种,即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能有效缓解流感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节省医疗费用,并有可能降低某些人群的病死率,特别是在发病48小时内早期使用。
奥司他韦为口服剂型,批准用于1岁儿童和成人,5岁(英国)或7岁(美国)儿童和成人,对照研究证明它与奥司他韦疗效没有差别。偶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和过敏反应,对有哮喘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慎重,其他不良反应较少。
2)M2离子通道阻滞剂阻断流感病毒M2蛋白的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病毒复制,但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包括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两个品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神经质、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轻度头痛等,多见于金刚烷胺;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大多比较轻微,停药后可迅速消失。此两种药物易发生耐药
3)儿童用药剂量与成人不同疗程相同。在紧急情况下,对于大于3个月婴儿可以使用奥司他韦。即使时间超过48小时,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3)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主要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治疗并发症。
(4)合理应用有关药物
流感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对于流感病毒的治疗,抗生素是没有作用的,因此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迹象的情况下不得使用抗生素,否则易引起二重感染或耐药菌的产生。存在继发细菌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由于发热是流感突出的症状,解热剂阿司匹林的应用又可招致瑞氏综合征的发生,所以在处理流感患者发热时易选用物理降温,尽量避免大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