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相信各位宝妈都不陌生,这个疾病基本是每一位小宝贝都需要经历的“劫难”。
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例:一岁左右宝宝,便秘断断续续持续半个多月,最近3天未排便,症见大便干结,努挣难下,严重时,大便像羊屎球,排便肛门痛、带血丝、哭闹不止,形成排便困难——疼痛——惧怕排便——便秘加重,这样的恶性循环。
病例分析
一岁左右宝宝,因为断母乳和增加辅食次数,而且辅食又过于精细,不爱吃蔬菜,导致脾胃消化功能紊乱,食物积滞在肠胃,即乳食积滞便秘。
便秘
宝宝便秘中医主要分为虚实两证,实证多见,实证又分为乳食积滞、燥热内结、气机郁滞,虚证为气血两虚,各证型之间相互穿插,又以乳食积滞多见。所以今天给大家介绍乳食积滞型便秘。
乳食积滞,小宝宝脏器娇嫩,多数因喂养不当,饥饱失常,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乳食停滞,积久化热上蒸肺胃、下灼肠津,引起便秘。症状为脘腹胀满,不欲饮食,口臭,小便黄,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兼便中带血,舌苔黄,指纹紫滞,脉沉有力。
那这种情况到底怎么改善便秘症状呢?下面就讲一下具体的推拿手法。
主要是以泄法为主,攻补兼施。今天一共介绍5种手法,家长们看过来啦。
1
清补脾经
脾经在哪里: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
怎样操作:家长的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拇指,家长的另一只手用拇指指尖在宝宝拇指桡侧缘,由拇指的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再由指尖向指根方向,这样往返推,这就是清补脾经。
有什么用呢:消食和胃,增进食欲。
2
清大肠经
大肠经在哪里: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
怎样操作:家长一只手固定住小宝宝的食指,另一只手用拇指带有螺纹面的,由小宝宝虎口推向食指的指尖,就是清大肠经。
有什么用呢:清肠道,导积滞。
3
摩腹(顺时针)
摩腹是什么:按摩腹部
怎样操作:小宝宝躺在床上,家长用手掌面顺时针方向摩腹,称为摩腹(顺时针)。
有什么用呢:消食导滞,通便。
4
按揉膊阳池
膊阳池在哪:腕背横纹上三寸(腕横纹到肘横纹之间长度12寸,一半即为6寸,6寸的一半为3寸),尺桡骨之间。
怎样操作:家长的一只手握住持小宝宝腕部,另一手的拇指端按揉穴位,称为按揉膊阳池。
有什么用呢:通降二便。5
揉足三里
足三里在哪:在外膝眼下三寸(三寸的长度,以小宝宝的四指总宽度作为三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处,当胫骨前肌上。
怎样操作:家长将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放在穴位上,稍用力按揉,就是揉足三里。
有什么用呢:足三里是养生保健大穴,健脾和胃,理气调中,疏导积滞。清补脾经5分钟,清大肠经10分钟,揉足三里次,摩腹(顺时针)次,按揉膊阳池次。每日1次。
这种方法在清理肠道积滞的大便的同时,又注重补充脾气,消积导滞通便、疏通气机、健脾和胃。清补脾经、摩腹、按揉足三里具有健脾助运、通调大便之效;清大肠消积导滞;膊阳池为通便要穴。
便秘重在平时的预防和护理,以奶粉喂养为主的婴幼儿,奶粉不宜太浓稠,添辅食后可给适量蔬菜汁;断奶后以辅食为主的小儿,主食不宜过于精细,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多饮水,少食零食,多做户外运动。
相关链接
《久困在家,小心孩子便秘啊!》
《如何让孩子远离便秘之苦!》
文编辑
半夏图片制作
蛋蛋漫画
八岁图片素材
千库网,已获授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