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随处张贴的提示卡/
你知道“亲吻病”吗?
亲吻病,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像父母亲吻儿童、口对口喂食等都会发生感染。近来,由于亲吻而造成的宝宝早早夭折事件层出不穷,实在让人心痛不已。
最近,一个刚出生十来天的小宝宝Mariana就因为一个吻,而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Mariana的亲戚和朋友纷纷前来探望这个刚降生的可爱天使,当大家都沉浸在新生的喜悦当中,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Mariana出生后的第六天,她开始不吃不喝,脸色也变得十分苍白,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
医生会诊后告诉妈妈,Mariana是感染了疱疹病毒(HSV—1)从而引起了脑膜炎。
Mariana的父母都去做了检查,确定他俩没有携带这种病毒。
那是怎么来的呢?
唯一的可能就是被亲戚朋友的亲吻所传染的!
而此时可怜的Mariana的心、肺、肾一个接一个的衰竭,肝脏损伤还导致其体内大出血。在开始治疗的48小时里,医生为她输了6次血,身上的血几乎都换了一遍!
然而在她出生的第18天,饱受病毒折磨的Mariana还是离开了她的家人。
其实Mariana的例子并不是个例,因为亲吻导致的这种病毒感染案例真的很多。
6个月大的Bonnie,因为自己妈妈没注意到自己长了唇疱疹依旧每天亲吻她,导致Bonnie耳朵上也长了疱疹继而突发了癫痫。
更可怕的是病毒已经感染了Bonnie的大脑,形成病毒性脑膜炎。
她每天脑袋上被插满了各种电击管用来修复被损伤的大脑。
?
两岁的Sienna在自己的生日会上,被带有疱疹的亲戚亲吻而感染上了疱疹病毒,Sienna的脸疼痛难忍、奇痒无比,还不断有血水滴下来。
?
在澳洲,一位母亲携带口唇疱疹病毒,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为喜爱亲吻孩子而将这种病毒传染给了他。六个月大的女婴因为长期感染,虽然没有死亡,但也造成了右脑偏瘫。
在英国,一个2个月大的男婴被父亲用生疱疹的嘴亲吻了一下,很快身体各器官开始衰竭,不幸夭折。
年,一个喜获三代单传的独生子的家庭,其爷爷十分宠爱他,开心到每天都会亲吻孩子。结果因为爷爷下巴的一个小脓包导致这个宝宝因感染病毒引起败血症死亡。
在武汉,一个2岁的宝宝,被父母的朋友亲吻过后,开始出现高烧不退、口眼歪斜的症状,紧急送医后确诊感染了EB病毒,即“亲吻病”,最终导致了面瘫。
......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都在为我们敲醒警钟:警惕疱疹病毒,拒绝“亲吻病”!
而让我们闻之色变的疱疹病毒,在成人的世界里真的很普通。
疱疹病毒是一种通过口对口接触传播的病毒,这种病毒在成人的世界非常常见,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由于熬夜、上火引起的口疮。
90%的成年人体内都携带了疱疹病毒,这种病毒潜伏在唾液腺里。成年人免疫力强构不成威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好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
统计称,3-5岁的孩子,约有80-90%感染过疱疹病毒。但很多属于隐形感染
没有什么问题,还有一些孩子表现为高烧、鼻塞、眼睛发肿等症状,然而更多的表现得和感冒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家孩子感冒长时间不好或者很严重的话,就一定要注意是否是疱疹病毒感染了。
那么,如何避免这爱的“亲吻病”呢?
NO.1—出现水疱
家人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因为上述症状正是“单纯疱疹病毒”局部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
防护措施:出现疱疹性口炎等“单纯疱疹病毒”症状表现的家人应在痊愈前尽量避免接触宝宝,并切忌亲吻宝宝。
NO.2—浓妆淡抹
爱美的妈妈们以及亲戚朋友,总免不了浓妆淡抹。而化妆品不少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妈妈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妈妈,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
美国就曾报道过婴儿因与母亲脸贴脸,误舔食了母亲脸上的粉脂,而发生铅中毒的病例。
防护措施:妈妈平时应尽量减少浓妆,亲吻宝宝前唇部应彻底卸妆。
NO.3—伤风感冒
并不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等明显感冒症状,才值得家人们警惕。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因此家人应对感冒病毒引起高度重视,即使自己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比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吻等亲昵之举。
防护措施:出现感冒症状的家人和宝宝接触时最好戴上口罩。
NO.4—口腔疾病
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家人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
防护措施:家人在口腔疾病痊愈前不要亲吻宝宝。
NO.5—出现皮疹
家人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就应警惕是否是麻疹发作。
因为许多年轻妈妈小时候没有得过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发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通过口腔飞沫传播。而儿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母子间的亲吻很容易传染此病。
防护措施:一旦家人有得此病的嫌疑,应立即母婴隔离,并积极治疗。
NO.6—拉肚子
拉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致病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家人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痢疾的几率。
防护措施:如果家人最近肠胃不太好,应尽量避免亲吻宝宝。
NO.7—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
如果妈妈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够安全的。
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
在第一夫人,我们时刻把宝宝和产后妈妈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
随处张贴“拒绝亲吻”提示卡,提醒宝宝家人和探访亲朋。
宝宝诚然可爱,家人们不仅要克制自己,还要合理规劝他人。
鼓励大家不要碍于压力,怕被别人嫌说事儿多,让宝宝身处病毒困扰。
拒绝“亲吻病”:别让爱错成伤害!
/部分图片和文字整理自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