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又名羊传染性脓疮,也称膜炎、露水疮,还称病毒性口炎等。主要危害1~3月龄羔羊,体弱羔羊更易感染,是一种传染迅速,发病率高的传染病。
一、诊断技术
1.查清病原,病原是口疮病毒。
2.流行特点:本病春、秋季多发。病羊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过粘膜或有伤口的皮肤接触感染。羔羊在乳齿发生期间,如果饲料过硬,齿龄容易擦伤而感染。病羔脱落的痂皮多带有病毒,可污染饲料、土壤及用具等而传播本病。羊口疮常从母羊产羔开始发病至产羔结束停止。发病以新生3-5日龄的羔羊最多,成年羊不发病。
3.症状分析:羔羊发病时多表现为唇部皮肤病变,其他部位如乳房,外阴等的皮肤也可感染发病,但是比较少见,常见在嘴唇和口角皮肤发病,首先出现小红斑,继而形成丘疹,发展成脓疮,脓疮破裂后,其上面覆盖着黑灰色症状硬痂,一般经10~15天痂皮脱落而痊愈。重症者可在齿龈、舌、唇、上颊和软硬腭以及眼部发生水疱,继而变成脓疮,脓疮破溃后,底部留有糜烂灶。有的在溃疡斑上覆盖着一层如腐乳样的伪膜。病变周围潮红,唇部肿大,外翻,形成桑椹状突起,采食困难。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严重者在继发其他病时体温也有升高的个别羊只。
二、防治技术
1.预防措施:在羔羊乳齿生长期加强饲养管理,喂给软嫩的青干草,避免给羔羊的草料中带有芒刺和露水。在春季,棚舍,用具每隔15天用2%氢氧化钠或20%石灰水彻底消毒1次。羊群出现此病时,要每天消毒,发现病羊即进行隔离治疗,同时要停止外出。对本病特异性预防也可自制疫苗,方法是:取病羔嘴部皮肤上未脏污的痂皮,剪碎研成粉末,然后用50%的甘油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的浓度,擦于羔羊肷腹部毛少的地方,对预防本病有一定的作用。另外用口提健+扶正解毒散混合拌料十天左右。
2.治疗措施:①把病变部位的伪膜和烂痂除净,用0.2%高锰酸钾水冲洗患部,然后涂擦磺胺软膏或碘甘油或1%龙胆紫,每天1~2次,连用2~4天。②也可用3%碘酊1份、松馏油1份、石蜡油2份混合装瓶待用,最后现用现配,每天1~2次,连用3~4天。③冰硼散加蜂蜜涂于患处,连用3天。④抗毒一号和黄利液混合肌注一边,另一边用混感急救1+1,连用3天,能达到满意效果。
北京绿亨动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