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和病毒性脑膜炎是指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那么,病毒性脑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发病机理是什么?临床表现是什么?该怎样进行临床分型?又该如何诊断和治疗呢?
市北区延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苗丹教授,将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相关知识与经验分享给爱学习的社区医护人员,提高疾病早期识别、鉴别诊断能力,努力提升疾病治愈率。
病毒性脑炎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人体,对人们的行为、情感、思维和感知产生影响。但是,在人体感染病毒后并不一定都患“病脑”,只有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毒才可直接通过血脑屏障侵犯大脑后患病,是否发病与年龄、机体免疫力、季节有关系。正常成人由于大脑有血脑屏障的保护,不容易发生病毒性脑炎,但是,当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或营养状态不良时,机体免疫力就会受到影响,这时候,就容易发病。此外,儿童及幼儿也容易发病。据苗教授介绍,冬春季节是病毒性脑炎的流行期。由于气候原因,人们极易感冒,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病毒性脑炎。而该病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病人会出现发热、全身酸痛、食欲差等症状,容易被忽视;同时,该病的精神症状发生率较高,极易误诊为精神病,延误治疗。因此,平时若出现发热、头痛,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的表现,经一般治疗无效时,应警惕颅内感染的可能,医院诊治。
苗教授提醒大家,初春时节,天气虽然逐渐转暖,但早晚温差大,气温不稳定,此时,应避免衣服换季过快,而导致感冒的发生。此外,虽然病毒性脑炎在冬春季较为常见,但大多属于散发性,不具有传染性,即便发病也不必惊慌,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就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供稿单位:市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