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犊牛价格不断上涨,可仍有相当一部分养牛户抱怨养母牛不赚钱,追其主要原因不是市场行情差也不是饲养成本高,而是犊牛生长速度慢断奶时体重轻卖不上价钱,例如同质量的西门塔尔犊牛,五六月自然断奶时有的可以达到五六百斤而有的仅有二三百斤,前者与后者售价便要相差~元左右。下面小编详细介绍一下提高犊牛断奶体重的方法,希望对广大养牛户能够有所帮助!
一、吃足初乳
犊牛初生后可先将其口鼻内的粘液清理干净,并让母牛舔干或人为擦干身上的粘液,一般等1~2小时犊牛便可以自行站立,此时应尽快辅助犊牛吃上并吃足初乳。一,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乳糖、脂肪、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可为犊牛提供充足的营养;二,初生犊牛胃肠空虚缺乏保护性黏膜,而初乳具有较大的黏度与较高的酸性,可附着在犊牛的胃肠壁上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三,初乳具有一定的轻泻作用,可促使胎粪的排出;四,初乳中含有较多的抗体和溶血酶,可极大程度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因此,一定要让犊牛吃足初乳赢在起跑线上。对于个别犊牛不知吃初乳的现象,可先将少量初乳挤在手指上放进犊牛口中让其吮吸,待其慢慢形成条件反射之后便可以自行吃上初乳。
二、牛舍环境
犊牛免疫力远远不如大牛,特别随着初乳中营养和抗体的降低,极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进而则会影响犊牛的正常生长。犊牛发生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原因多与牛舍环境有关,例如牛舍温度不能保证特别忽冷忽热、牛舍卫生条件差存在大量致病菌等均可使犊牛发病。一,控制好牛舍温度使其保持在15~20℃,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应尽量使其处于一个恒温状态;二,及时对牛舍内粪污进行清理,定期对食槽、水槽进行清洗,并定期对牛舍内外进行全面消毒,以消灭环境中的致病菌;三,在保温的同时进行开窗通风换气,以降低牛舍内湿度与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三、科学补饲
随着犊牛的不断生长对营养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而奶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却会不断下降,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母乳便难以满足犊牛生长对营养的需求,若不能对其进行科学补饲便会影响到犊牛的生长速度。一般情况下,犊牛10~15日龄开始采用香、甜、脆、易消化的饲料进行诱食,15~20日龄后便可以日采食~克饲料;20日龄后可采用补饲一些优质、易消化的青干草,以促进犊牛瘤胃发育;30日龄后可补喂混合料,青干草40%、玉米粉30%、豆粕16%、麦麸10%、预混料2%、贝壳粉1%、食盐0.5%、小苏打0.5%,日补饲量占其体重的1%~1.5%。此外还应注意饮水,给犊牛供给充足、清洁的温水。
四、降低应激
防疫、驱虫以及断奶等对犊牛而言均是应激,将会影响到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尽可能降低应激给犊牛带来的影响。防疫,对一般非疫区、不与外界接触的牛场犊牛4月龄前不用进行防疫,而疫区或与外界接触较多的牛场犊牛应在1月龄与3月龄分别接种牛病毒性腹泻与牛口蹄疫疫苗;驱虫,犊牛2~4月龄可采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或阿苯达唑拌料内服进行驱虫,为了保证驱虫效果成牛应一同驱虫,另外驱虫与防疫应间隔15天以上避免出现应激叠加;断奶,一般肉牛多在5~6月龄进行自然断奶,一次性断奶的情况下犊牛会出现较大的应激进而则会影响正常生长与健康,因此应尽可能采取逐渐断奶的方式,降低犊牛哺乳次数——白天分圈晚上哺乳——隔日哺乳——断奶。
对于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等良种牛而言,只要做好以上四点犊牛5~6月龄断奶体重便可达到五六百斤。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发生炎症,主要是由于化学、物理或者某些生物性因子(如感染患口蹄疫等)的作用而导致,任何动物都能够发生。肉牛患病后,主要表现出食欲不振,或者具有食欲但不敢采食,咀嚼速度缓慢,甚至完全停止采食,大量流涎,且口温升高,口腔黏膜发生肿胀,存在水疱或者形成溃疡。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牛口炎的病因肉牛口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7.0.jpg
1、病因分析
肉牛口炎可由非传染性和传染性因素引起。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机械性刺激,如肉牛食入质地粗糙或者比较尖锐的饲料,或者采食混杂木片等硬物的饲料;抗坏血酸、核黄素以及烟酸或者营养不良等,也都能够引起发病。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有某些疾病继发引起,如牛流行热、口蹄疫、牛黏膜病、坏死杆菌病以及水泡性口炎等,都能够导致该病。病牛主要经由皮肤或者黏膜损伤而发主感染,也能够经由污染的饮水和饲料通过消化道引起感染,还能够经由双翅目昆虫叮咬而导致易感牛发生感染。随着牛年龄的增长,对该病的易感性逐渐增加,即成年牛相比于犊牛更容易感染。该病的流行一般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初夏开始发生,在夏季中后期发病率有所升高,直到秋季出现第一次霜冻前后才停止发病。
2、临床症状
卡他性口炎。病牛口腔黏膜出现斑点或者弥漫性潮红,硬腭发生肿胀,有时唇部会散布有小结节和烂斑,舌面往往出现灰黄色或者灰白色的舌苔,口温有所升高,采食和咀嚼速度缓慢且比较小心,或者不敢咀嚼,流出口诞,症状严重时齿龈、颊部黏膜发生肿胀,甚至形成糜烂,流涎明显增多。
溃疡性口炎。病牛犬齿和门齿的齿龈部分发生肿胀,易于出血,呈暗红色,经过1~2天病变处会发生黄绿色或者苍黄色的糜烂性坏死,并在周围的颊和唇黏膜处出现溃疡,且散发腐败的腥臭味,流涎中往往混杂血丝,并散发恶臭味,一般伴有败血症。牛由于采食异物而导致口黏膜发生损伤,形成创伤和烂斑,甚至是溃疡。
水疱性口炎。通常具有3~7天的潜伏期。发病初期,病牛精神萎靡,体温明显升高,一般达到40~41℃,食欲不振,减少反刍,饮水增加,耳根发热,鼻镜及口腔黏膜干燥。唇黏膜、舌上出现水泡,呈米粒大小,且小水泡往往会发生融合形成大水泡,里面含有透明的黄色液体。经过l~2天,水泡发生破裂,在水泡皮脱落后会形成鲜红色的浅层烂斑,且边缘不规则。流涎明显增多,呈引缕状,并导致采食困难。部分病牛甚至在蹄部及乳头也会出现水泡,病程持续1—2周,逐渐恢复,基本不会发生死亡。
丘疹性口炎。病牛精神沉郁,体温大约为39.8℃,病程后期体温稍有升高或者基本正常,无法采食或者拒绝采食,停止反刍,口流出清涎,部分会流出泡沫样口涎。检查口腔,发现舌黏膜出现斑脱或者脱落,口角、唇内以及齿龈存在扁平状的丘疹样斑点或者溃疡斑。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时,口腔内的丘疹会形成凹陷形状,散发口臭,病程通常在7~10天,少数会更长一些。病牛呈良性经过,经过5天能够开始饮水,少数能够采食少量嫩草,逐渐恢复,通常不会表现出全身症状。
3、防治方法
药物治疗。该病的治疗原则是净化口腔、收敛以及消炎。发病初期,病牛可使用消毒收敛剂对口腔进行冲洗,每天3~4次。一般炎症程度较轻,主要选择使用2%~3%硼酸溶液或者1%食盐水对口腔进行洗涤;炎症程度较重,且散发口臭,主要选择使用0.1%雷佛奴尔溶液或者0.1%高锰酸钾溶液;如果分泌大量唾液,主要选择使用1%~2%明矾或者鞣酸溶液,或者2%~4%硼酸溶液,或者涂抹适量的2%甲紫溶液。对于慢性口炎,可涂擦适量的0.2%~0.5%硝酸银溶液或者1%~5%蛋白银溶液。对于溃疡性、水泡性、丘疹性口炎,不仅要使用以上药液对口腔进行冲洗,还要在糜烂和溃疡面上涂抹适量的1%磺胺甘油乳剂或者碘甘油(1:9)。对于病程持续时间稍长的病牛,可肌肉注射30~50 mL自家健康牛的血液,促使机体抵抗力增强,促进康复。病牛在冲洗口腔过程中,如果病牛鼻孔周围形成脓性结痴,使呼吸受到影响,也可使用0.1%的高锰酸钾液进行洗涤。
加强饲养管理。在肉牛饲养管理中,为预防非传染性牛口炎要确保饲喂干净卫生的饲料,禁止饲喂质地过硬、过粗或者尖锐饲草;另外,要避免牛食入有刺激性饲草;此外,要定期检查牛牙齿,如果发现患病要立即进行修整。为预防传染性牛口炎,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即易感动物(牛)、病原微生物以及传播途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