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主要传染病防控技术1

1.主持人:今天我们主要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肉羊常见传染病防控技术。肉羊生产中,疫病的防治是增产增收的保障,养殖户应基本掌握肉羊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肉羊传染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多发的特征,也是影响肉羊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在肉羊养殖过程中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防控,保证肉羊健康生长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做客我们节目的专家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车业贵老师。欢迎您,车老师!

专家:主持人好,听众朋们,收音机前的农民朋友们,大家好!

2.主持人:车老师,广大肉羊养殖的朋友对肉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控非常感兴趣,那么今天就请您来为听众朋友们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吧。

专家:好的。肉羊传染病主要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本集节目为大家介绍一下肉羊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肉羊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有口蹄疫、羊痘、小反刍兽疫、羊口疮、羊蓝舌病、山羊乙型脑炎、传染性鼻气管炎。

3.主持人:好,既然今天我们是要介绍一下肉羊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车老师,您就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羊口蹄疫吧。

专家:好的。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四肢下端及乳房等处皮肤形成的水疱和烂斑。该病传播迅速、流行面广,成年动物多呈良性经过,幼龄动物多因心肌受损而死亡率较高。该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其中以猪、牛、羊最为易感。人也可感染此病。病畜和带毒动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痊家畜可带毒4~12个月。本病主要靠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眼结膜、鼻黏膜、乳头及伤口感染。空气传播对本病的快速大面积流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羊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一般经过1~7天的潜伏期出现症状。病羊体温升高,初期体温可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脉搏和呼吸加快。主要在口唇周围、口角及鼻部特别严重。也可发生在蹄部和乳房等皮肤部位。病灶开始出现稍高起的斑点,随后变成丘疹、水泡及脓疱三个阶段,并形成痂块,痂块呈红综色,以后变为黑褐色,非常坚硬。除去硬痂后露出凸凹不平锯齿状的肉芽组织,很容易出血,有的形成瘘管,按压有脓汁排出。病变发生在硬腭和齿龈时,容易溃烂成片,痂块往往24小时后脱落,长出新的皮肤,并不留任何瘢

痕。孕羊流产,羔羊有时有出血性胃肠炎,常因心肌炎而死。

4.主持人:看来这个病对于肉羊的危害还是很大的,并且还能感染人体,对人造成危害,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这个病的防治工作。车老师,您再给我们介绍下这个病的病理变化和防治手段吗?

专家:病理变化是除口腔、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外,病羊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肌色泽较淡,质地松软,心外膜与心内膜有弥散性及斑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针头大小的斑点或条纹,如虎斑,称为“虎斑心”,以心内膜的病变最为显著。

防治方法是加强检疫,不从疫区引进羊及其产品;按照国家规定实施强制免疫,特别是种羊场、规模饲养场(户)必须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在疫区最好用与当地流行的相同血清型、亚型的弱毒活苗或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在受威胁区周围建立免疫带以防疫情扩散。使用高免血清用于疫区和受威胁区动物,可控制疫情和保护幼龄羊,增强免疫力、中和病毒。提高羊群抗病力,增强羊群体质。

5.主持人:关于口蹄疫这个常见的传染性病毒病我们就介绍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羊痘这个病,车老师,这个病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专家:羊痘分绵羊痘和山羊痘。绵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山羊痘病毒属绵羊痘病毒引起,其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可见到典型的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饲料、垫草和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媒介。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绵羊都有易感性,以细毛羊最为易感,羔羊比成年羊易感,病死率亦高。可引起妊娠母羊流产,因此在产羔前流行羊痘,可导致很大损失。本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气候严寒季节,饲草缺乏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

临床症状:潜伏期平均为6~8天,病羊体温升高达41~42℃,结膜眼睑红肿,呼吸和脉搏加快,鼻流出黏液,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弓背站立,经1~4天后开始发痘。痘疹多见于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先出现红斑,1~2天后变成丘疹再逐渐形成水疱,最后变成脓疱,脓疱破溃后,若无发感染逐渐干燥,形成痂皮,经2~3周痊愈。发生在舌和齿龈的痘疹往往形成溃疡。有的羊咽喉、支气管,肺脏和前胃或真胃黏膜上发生痘疹时,病羊因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死于败血症。有的病羊见痘疹内出血,呈黑色痘:还有的病例痘疹发生化脓和坏疽,形成深层溃疡,发出恶臭,常为恶性经过,病死率高达20%~50%以上。

6.主持人:死亡率居然这么高,那这个病有没有一些好的防治手段呢?

专家:这个病的病理变化是在胃黏膜上,往往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半球形坚实的结节,单个或融合存在,有的病例还形成糜烂或溃疡。咽和支气管黏膜亦常有痘疹,在肺部可见干酪样结节和卡他性肺炎区。此外,常见细菌性败血症变化,如脂肪肝变性、淋巴结急性肿胀等。病羊常死于继发感染。

防治这个病,要求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抓好秋膘,特别是春季适当补饲料,注意防寒过冬。在绵羊痘常发地区的羊群,每年定期预防接种,在已发病的羊群立即隔离病羊,对尚未发病和邻近已受威胁的羊群,用羊痘鸡胚化弱病毒疫苗进行紧急接种,不论羊只大小,一律在尾部或股内侧皮内注射疫苗0.5ml,注射后4~6天产生可靠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续1年。发生痘疹后,局部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擦干后涂抹紫药水或碘甘油等。使用免疫血清做紧急预防和紧急治疗,效果更好。抗菌药物对痘病无效,但可防止并发感染,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绿色电波传递金色希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致富快车正在播出

7.主持人:欢迎回来,今天我们为您介绍的是肉羊主要传染病毒病防控技术。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来自江苏农牧职业技术学院的车业贵老师,刚才车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口蹄疫和羊痘的发病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方法,接下来我们继续听车老师介绍。

车老师,接下来请您再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反刍兽疫这个病吧。

专家:好的。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小反刍动物的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OIE将小反刍兽疫定为A类疾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与牛瘟类似,故也称为伪牛瘟。其特征是发病急剧、高热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烂、腹泻和肺炎。本病毒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自然发病主要见于绵羊、羚羊、山羊、美国白尾鹿等小反刍动物,但山羊发病时比较严重,牛、猪等可以感染,但通常为亚临床经过。该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者,传染途径主要是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羊,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传播媒介主要是吸血昆虫,以及病羊排泄物、污染物、工具和动物。在易感动物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可达%,严重爆发时致死率为%,中度爆发时致死率为50%。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为我国划定的一类疾病。

8.主持人:这个病不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还有这个高的死亡率,车老师,对于这个病我们肯定是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您能给我们说下它的诊断要点吗?

专家: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为4~5天,最长21天。自然发病仅见于山羊和绵羊。山羊发病严重,绵羊也偶有严重病例发生。一些康复山羊的唇部形成口疮样病变。急性型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天。感染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在发热的前4天,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垫、腭、颊部及其乳头、舌头等处。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出现咳嗽、呼吸异常。尸体病变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肉眼病变,严重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瘤胃、网胃、瓣胃很少出现病变,皱胃则常出现糜烂病灶,其创面出血呈红色。肠道有糜烂或出血变化,特别在结肠和直肠结合处常常能发现特征性的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淋巴结肿大,脾有坏死性病变。在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

9.主持人:车老师,听您之前的介绍,我们也知道了这个病是一个很厉害的急性传染病,那么我们确诊了之后有没有什么治疗方法呢?

专家:对于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现病例,应严密封锁,扑杀患羊,隔离消毒。对本病的防控主要靠疫苗免疫。

  (1)牛瘟弱毒疫苗,因为本病毒与牛瘟病毒的抗原具有相关性,可用牛瘟病毒弱毒疫苗来免疫绵羊和山羊进行小反刍兽疫病的预防。牛瘟弱毒疫苗免疫后产生的抗牛瘟病毒抗体能够抵抗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攻击,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2)小反刍兽疫病毒弱毒疫苗,目前小反刍兽疫病毒常见弱毒疫Nigeria弱毒疫苗和Sungri/96弱毒疫苗。该疫苗无任何副作用,能交叉保护其各个群毒株的攻击感染,但其热稳定性差。

(3)重组亚单位疫苗麻疹病毒属的表面糖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无论是使用H蛋白或N蛋白都作为亚单位疫苗,均能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能中和小反刍兽疫病毒和牛瘟病毒。

10.主持人:既然这样的话,农民朋友们可一定要注意做好小反刍兽疫的疫苗防疫工作。车老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羊口疮这个疾病吧。

专家:好的。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嗜上皮性的人兽共患病。以在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羔羊最为敏感,常引起群体发病,尤其是密集的羊群。本病只危害绵羊和山羊,而以3~6月龄羔羊发病最多。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最常发生于初春或春末夏初、气候炎热、干旱及枯草季节。无性别和品种的差异,并常为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同样有易感性,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传染。本病在羊群中可连续为害多年。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病羊以口唇部感染为主要症状。首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以后逐渐变为丘疹、结节,继而形成小疱或脓疱,蔓延至整个口唇周围及颜面、眼睑和耳廓等部,形成大面积具有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痂垢下肉芽组织增生,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突起。口腔粘膜也常受损害,粘膜潮红,在口唇内面、齿龈、颊部、舌及软腭粘膜上发生水疱,继而发生脓疱和烂斑。若伴有坏死杆菌等继发污染,则恶化成大面积的溃疡,深部组织坏死,口腔恶臭。病羊由于疼痛而不愿采食,表现流涎、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被毛粗乱无光、日渐消瘦。哺乳母羊的乳房也可能同样患病,主要是由于被小羊咬伤而感染。

11.主持人:那这个病的预防手段和治疗手段都分别有什么呢?车老师您给我们农民朋友们介绍一下吧。

专家:预防本病主要通过受伤的皮肤和粘膜传染,因此,要保护皮肤和粘膜不使其发生损伤。尽量不喂干硬的饲草,挑出其中的芒刺。给羊加喂适量食盐,以减少羊啃土啃墙,保护皮肤、粘膜。不要从疫区引进羊及其产品,对引进的羊只隔离观察半月以上,确认无病后再混群饲养。

治疗的话是用羊同源精制血清可紧急预防与治疗,能增强免疫力,抑制病毒,同时配合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以2%龙胆紫、5%碘酊甘油(1:1)或5%土霉素软膏,每天两到三次,以碘酊甘油疗法最为常见。为防止继发感染必要时可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绿色电波传递金色希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致富快车正在播出

12.主持人:欢迎回来,今天我们为您介绍的是肉羊主要传染病毒病防控技术。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来自江苏农牧职业技术学院的车业贵老师,刚才车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小反刍兽疫和羊口疮的发病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方法,接下来我们继续听车老师介绍。

车老师,接下来按照顺序,我们在来了解一下羊蓝舌病这个传染病吧,这个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呢?

专家:羊蓝舌病是绵羊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热,口腔内糜烂,乳房和蹄部也同时出现病变。因口腔黏膜充血后发绀呈青紫色,故名蓝舌病。

流行特点是:(1)本病为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多在夏季髙温多雨时.地势低洼地区发生。(2)患该病的羊是传染源,吸血昆虫是传播媒介,易感动物主要是绵羊。(3)绵羊发病率达30%?40%,病死率在30%左右。山羊感染后症状与绵羊相似,但较轻微,多呈良性经过。育年羊易感性高,哺乳羔羊很少发生。

13.主持人:看来这个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是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对于肉羊的生长危害还是不小的。车老师,这个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手段都有哪些呢?

专家:诊断要点:(1)本病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在髙温多雨.蚊蝇滋生季节。(2)口腔黏膜充血呈蓝紫色,乳房肿胀.溃烂,蹄真皮发炎,出现跛行。(3)病理剖检见口腔糜烂,瘤胃黏膜有深红色炎症区,蹄冠充血肿胀,有出血点。(4)体温:病初升高至40?41℃,稽留2?3天,出现口鼻卡他性炎症,而后肿胀.溃烂。

防治手段:(1)蓝舌病病毒的多型性和在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的特点,使免疫接种产生一定的困难。如需免疫接种,应先确定当地流行的病毒血清型,选用相应血清型的疫苗,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弱毒疫苗接种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病毒血症,同时对胎儿有影响,导致母羊流产。运用时应加以注意;(2)严禁从有本病的国家、地区引进羊只;(3)加强冷冻精液的管理,严禁用带毒精液进行人工授精;(4)放牧时选用高地放牧,不在野外低湿地过夜,以减少感染机会;(5)定期进行药浴、驱虫,控制和消灭本病的媒介昆虫;⑹在新发生地区可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并淘汰全部病羊。

14.主持人:好。刚才车老师从羊蓝舌病的发病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对羊蓝舌病进行了详细的讲述。接下来我们在来了解一下今天最后一个疾病---山羊乙型脑炎。

专家:山羊乙型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毒能在蚊子体内越冬,故伊蚊和按蚊不仅是本病的传播者,也是储存宿主。以口唇麻痹,视力减退或失明为特征。本病多在7~9月蚊子滋生旺季流行。(2)呈散发,发病率不髙,但死亡丰几乎达80%以上。

诊断要点:(1)染病后,首先体温升高至40~41℃,渴欲增加,食欲大减。(2)全身僵硬,大量流涎,嘴唇麻痹下垂,全身发抖,双目失明。(3)精神沉郁,口中衔草而不知咀嚼,最后全身麻痹而死亡。(4)病程4~5天,临死时角弓反张。

(5)剖检见大脑呈非化脓性炎症.充血和出血。

15.主持人:这个病的发病率不高,但是死亡率居然这么高,看来我们一定是要做好防治工作的,车老师,您有什么好的防治方案吗?

专家:防治方案:(1)及时消灭蚊子,尤其是越冬蚊子,可大大减少本病流行。(2)在疫区要定期接种乙脑疫苗。(3)中药方法:黄连.郁金.黄芩各10克,牛黄毫克,朱砂毫克共研末灌服,毎日1次,连服3天。(4)盐酸左旋咪唑毫克1次灌服,毎天1次,连服3天。

16.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关于肉羊主要病毒性传染病防控技术的相关内容,感谢车老师做客我们的节目,带来精彩的讲解。谢谢!

好,听众朋友们,又到了节目结束的时候了,感谢今天专家的精彩介绍,也感谢听众朋友您的收听。如果您对节目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需要了解节目相关资料、收听更多的节目,与我们在线交流互动,可以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央广网。同时欢迎您







































中药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dingyiyao.net/yfcs/1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