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透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王栩,马雪年,医院
目的观察超声波透药仪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肠炎的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例使用超声波透药仪治疗。结果治疗组使用的超声波透药仪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治愈率达97.23%,对照组常规治疗治愈率为77.05%,P0.05。
结论:超声波透药仪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病毒性肠炎、超声波透药仪、医用耦合贴片
病毒性肠炎是夏秋季小儿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以往多采用口服药物及输液治疗,均不宜被小儿接受,我科自年7月29日至11月15日应用超声波透药仪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例,疗效显著[1],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在门诊选择有蛋花样水便(3-20次/d)部分有轻、中度脱水,大便镜检阴性或脂肪球,部分有少许白细胞,轮状病毒酶标阳性者,均诊断为病毒性肠炎,共例。男例,女例,年龄26天-2岁,平均年龄8.39月,分为两组,治疗组例,男例,女例,年龄26d-2岁之间,-3月的79例,-6月例,-12月例,-24月例,平均年龄8.19个月,对照组例,年龄28d-2岁,-3岁23例,-6月24例,-12月48例,-24月27例,平均年龄9.17月。
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邦泽国际超声波透药仪,医用耦合贴贴服在神阙、关元、命门及大肠俞。时间15分钟,每日一次,治疗结束后,将药贴固定神阙、关元、大肠俞等穴位上至3h左右取下,同时服用助消化药物;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病毒治疗及应用收敛水份和保护胃肠黏膜的药物等对症治疗。二者有脱水者均根据不同程度给予常规补液。
1.3疗效标准1)痊愈治疗24h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体温正常,腹泻停止。2)显效治疗48h腹泻次数明显减轻,体温正常,72h腹泻完全停止治愈。3)无效治疗72h腹泻无明显减轻者为无效。
2结果
2.1疗效比较
治疗组共计例,痊愈为45例,占88.12%显效46例,占9.11%6无效14例,占2.77%,总治愈率97.23%。
对照组共计例,痊愈58例,占47.54%显效36例,占29.51%总有效率为77.05%。
2.2其他副作用
除了一例患儿治疗时药贴贴敷部位有轻度过敏出现红色皮疹外,未发现其他副作用。
3讨论
观察过程中将门诊就诊的病毒性肠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达97.23%,高于对照组77.05%,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应用超声波透药仪,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疗效肯定。故本文将其转归为痊愈、显效和无效。
病毒性肠炎发病率较高,目前虽然抗病毒药物种类繁多,但尚无理想的药物,而采用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和超声波透药仪导入体内,其渗透性较单纯性贴片的透皮吸收强倍,该设备是将超声波治疗、电治疗和低频电治疗等多种功能叠加,增加渗透,提高代谢,增加酶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的功能。在超声脉冲电流致孔导入过程中,电压可以改变这些皮肤成分的分子排列,从而使皮肤的通透性发生变化。促进药物通过完整的皮肤提高机体血液循环,具有消炎退热、收敛致泄、解痉镇痛,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此途径避免了胃肠道因素的干扰和降解作用,减少了个体差异和毒副作用,同时也避免了注射给药的潜在危险和痛苦。尤其是小儿输液困难,口服给药又不合作,给医务人员及家长带来诸多不便。目前,透皮给药的理论与技术在药物的应用中已相当成熟[2],超声波透药仪见效快,治愈率高,使用方便,易被患儿接受,操作简单,易被推广。
版权声明
尊重知识与劳动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