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寒冷的天气、干燥的气候会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细菌以可乘之机。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人员密度大,通风要求高,传染性细菌、病毒等往往会波及多个班级的学生。但家长和同学们也不必担心,注意以下几种传染病,做好自身防范工作,就可以大大降低“中枪”概率。
寒冷冬天,我们该如何预防传染病?
1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2肺结核冬季是肺结核的高发季,冬季室内人群拥挤等因素增强了结核杆菌的传播,且从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到发生结核病存在一定的潜伏期。另外,学生学习负担重,营养相对不足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结核病,大家还是应该引起高度的注意。
肺结核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而受感染。15岁~35岁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倦怠、食欲不振、咳嗽及少量咯血、颜面潮红,身体瘦弱等表现。但多数患者病灶轻微,无显著症状,经X线健康检查时偶被发现。亦有以突然咯血才被确诊的患者。
防范小提示: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应用手帕、纸巾或臂弯捂住嘴、鼻,避免面对他人。
2.房间勤通风,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进而减少吸入可能。
3.去人群聚集场所要戴口罩,避免去有结核病患者聚集的地方(医院的门诊和病房,医院的呼吸科门诊),若一定要去,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口罩。
4.儿童青少年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合理膳食,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和好的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心情。
5.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预防就是疫苗接种,家长应保证孩子接种卡介苗,定期体检。
6.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3流感流感是什么:流感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一般从11月份开始一直到来年的3–5月。幼儿和低年龄段学生由于抵抗力低,活动范围密集,就成了流感的易感人群,家长应该在高发季节到来前做好预防工作。
流感一般现象: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防范小提示:
1.注意保暖。尽管“春捂秋冻”有一定科学道理,但是,根据天气情况,根据个体差异,随时调整衣物还是很重要的。喜爱户外运动的人们,要在运动后尽快擦干汗液,及时穿衣。天气突然降温时,要减少到室外活动的次数与时间,让身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还要注意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2.讲卫生礼仪,尤其是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策略大家要知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否则应用臂弯遮掩口、鼻;使用后的卫生纸应丢进垃圾桶,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做手部卫生清洁。这种卫生礼仪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未确诊的患者、陪同亲友以及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伴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3.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教室、宿舍、家庭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动,避免到人群拥挤、空气污浊场所活动。
4.适当休息。不鼓励患病学生带病上课,而是应该在家休息几日,适量饮水,注意饮食。同时适当与家人隔离,不共用碗筷等。
5.接种疫苗。北方片区的流感疫苗接种供应和接种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在9月份开始供应和接种,当年12月份之前完成接种。错过时机,往往不能接种。
4流行性腮腺炎关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多发于4—15岁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以5—9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在学校这类儿童密集的地方,一旦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要及时隔离,送医院治疗,避免大面积传染。
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防范小提示:
1.开窗通风。幼儿园和小学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放学后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宜举行大型集体活动。
2.接种疫苗。出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接种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偶有在接种后1周发生腮腺炎者。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室外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5手足口病关于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夏秋季常见的多发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3岁以下占绝大部分。因此进入冬季很多家长就放松了警惕。事实上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而且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可能会患上手足口病,就连成人也会得。
本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源为患者,通过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传播。临床以口腔、手足疱疹伴发热为主要特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其他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脑炎或脑膜炎、肺炎。
防范小提示:
1.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手是必须的,家长要注意在家庭内保持卫生,不要觉得家里比外面干净很多就忽略这些细节,其实遥控器、垃圾桶、门把手等地方也有很多细菌和病毒在繁殖。
2.要保持良好的环境。厨房、卫生间这些家庭卫生重灾区里的内生死角要清理干净,床单垫被要勤晒勤洗,平时多开窗通风,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3.保证睡眠时间。不要过于疲劳,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这样做能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对抵御病毒入侵有一定的帮助。
4.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生的东西或者喝没有烧开的水,手足口病流行时期出门要戴口罩,同时可以适量补充预防口腔炎症的食物和药物,具体服用事宜建议先咨询医生再做决定。
6诺如病毒冬季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每年超过一半的感染性腹泻都因诺如病毒而起,尤其是学生更容易感染!那么,诺如病毒是个什么病毒?
关于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中诺如病毒属的一种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途径多样的特点,极少量的病毒便可引起发病,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其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每年11月到次年3月都是诺如病毒暴发的高峰期。
诺如病毒高发人群:
1.诺如病毒多发生在学校、家庭、旅游区、医院、食堂、军队等,由于共同进餐、使用公共餐具或人群密集而容易集体暴发。不过,85℃的高温即可杀灭诺如病毒。
2.诺如病毒喜冷怕热,冬季正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
3.由于抵抗力和免疫力尚低,4-12岁的儿童更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可通过被污染的水源、没有煮熟的食物、海鲜、贝类、空气中的飞沫等进行传播。诺如病毒以老人和小孩等体质比较弱的人最容易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一般为12~48小时。其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等。其中成人中腹泻更常见,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恢复后无后遗症,但严重者可因腹泻脱水致死,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诺如病毒有哪些易感途径:诺如病毒的传染源为该病的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诺如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即是粪便污染,经口食入引起的传播,也可以通过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形成的气溶胶传播,在密闭场所中(如幼托机构、学校、养老院、医院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隐性感染者和患者均为传染源,但主要为患者。患者病后3-4天内从粪便排出病毒,其传染性持续到症状消失后2天。
传播途径主要有:
1.感染性食物中毒和传染性胃肠炎的患者。
2.生食海贝类及牡蛎等水生动物的人。
3.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患者的呕吐物及粪便,或者干燥之后通过尘埃感染。
诺如病毒预防:
一、病人护理宝典:
1.隔离:医院隔离治疗,要使用单独的饮食、生活用品(包括马桶,痰盂)。
2.防护:处理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时一定要戴乳胶手套和医用防护口罩,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的物品后及时洗手。
3.消毒:暴露在学校教室、工厂、家庭等地的呕吐物应先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全面覆盖,再倒mg/L~mg/L含氯消毒剂在一次性吸水材料表面,消毒5~10分钟后再清理;使用过的洁具也应彻底消毒。
二、家长的防控宝典:
1.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用肥皂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
2.提醒孩子若班级内有同学呕吐时,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现场,减少感染诺如病毒的可能。
3.如果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居家隔离治疗,不要带病上学;让孩子充分休息,清淡饮食,避免高油高脂和辛辣食物;待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复课。
4.建议家长主动学习并掌握诺如病毒污染物的消毒方法,避免家里其他人也被感染。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通过以上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介绍,希望大家可以积极做好预防,让我们大家健康每一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