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九寨沟县“8.8”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今日下午通报最新地震灾情,通报称,截至8月11日12时,经初步核查,“8·8”九寨沟地震已致全县17个乡镇个村(社区)(未包括九寨沟景区内3个社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户,受灾人。地震虽然结束了,但是震后的防治工作却才刚刚开始。
一、震后常见易发
1、肠胃炎的威胁
在传染病的流行方面,最值得注意的是来自被污染食物或饮水的肠胃道感染症。一般的病毒性肠胃炎,常常是来自于接触传染或其它类似感冒的传染方式,所以不会是灾区肠胃道感染的主因。细菌性肠胃炎则与食物饮水的卫生息息相关,容易以藉由灾区不洁的饮水而爆发流行。在以前台湾地区的细菌性肠胃炎流行也大多与饮用水有关,像是没有自来水设备的村落,就常常发生杆菌性痢疾的流行,而发生于一些次学校的流行,大多也跟使用未经消毒的地下水有关。以台湾的情形而言,在本地灾区最值得注意的细菌性肠胃炎,是沙门氏菌肠胃炎、杆菌性痢疾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胃炎。其它像是引起阿米巴痢疾的寄生虫,也跟饮水食物污染有关。
2、呼吸道疾病
一般人最常罹患的疾病是感冒,在震灾过后,有一些因素会使得感冒病毒容易流行。在户外暂住的时候,很多人挤在一个小帐篷,或是挤在小屋之中,这种人多拥挤的环境就有利于感冒病毒的散播。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的时候,也容易藉由接触等途径传染病毒。以前也有一些研究显示,人在情绪压力高的时候比较容易罹患感冒,这是经由情绪压力的测定,然后故意让受测者接触到感冒病毒以后得到的结论。目前的天气又渐渐变凉,有一些感冒病毒特别容易在这种季节发生流行。所以,在灾后看到一些感冒病患是可以预见的。
3、饮水卫生
自来水都经过加氯消毒,都可以确保卫生。在没有自来水的时候,可饮用的安全水源包括罐装或瓶装水、煮沸过的水与加消毒剂以后的水。必须要注意的是像上述的杆菌性痢疾,只要水里面有一点细菌就会被感染,而当水源被严重污染的时候,即使不是生饮,只要进到我们的口中都可能致病。所以所有可能进入我们肠胃道的水都要注意卫生,不可以使用受到污染的水,这包括了洗餐具用水、刷牙用水、漱口用水、洗涤食物用水与制冰用水。
4、食物卫生
婴儿最好是食用不须加水或煮过的食物,不要用加消毒剂处理过的水来泡奶粉。一般的冰箱在断电四小时以内还可以保持低温状态,如果断电时间超过四小时,就需要加冰块或干冰等东西才能维持低温。已经失去冷藏保存的生鲜食物应该丢弃,其它可用的食物应该尽速找寻冷藏设备储存
5、个人卫生
在发生危难以后,个人的卫生通常都会被忽略,切记必须保持卫生才能避免可能随之而来的二度健康伤害。后使用肥皂洗手的习惯必须加强,而洗手用的水最好也是经过煮沸或消毒过的,否则像杆菌性痢疾这种凶悍的细菌也可能趁虚而入。洗手的时机包括准备食物与进食之前、如厕以后、整理灾区物事以后、接触到受污染水源以后。身上如果有伤口的话,必须用肥皂加以清洗。如果伤口有发红、肿胀或出现脓液,就必须就医治疗。
6、预防注射
只要做好卫生措施,地震灾后的疫病大流行并不常见。但是因为灾后的卫生条件变差,而且常常有人多拥挤的现象,所以某些传染病可能会稍微增加。这些传染病大多是原来就有的疾病,像是感冒、肠胃炎等,而很少会出现新的传染病。身上如果有伤口,就需要注意感染到破伤风的可能性。在台湾目前常规接种破伤风疫苗(包含于二、四、六、十八个月接种的三合一疫苗与入小学以后施打的二合一疫苗之中)的现况下,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有破伤风抗体。但是这种疫苗的保护效果大约可以维持十年左右,太久没有追加疫苗的个人还是有受到感染的危险性。在台湾最近几年的统计中,最容易得到破伤风的是年老的人,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距离上次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时间已经很久,而且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也会有些下降,所以老年人身上有伤口的时候,更不能忽视破伤风的预防。此外,很深而且被污染很严重的伤口,无论年龄都可能导致破伤风杆菌感染,这种情形都需要让医师检查看是否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
7、蚊虫叮咬
在户外的时候避免蚊子叮咬的方法,可以使用的是蚊帐、穿长袖衣服与长裤、使用杀蚊器具、涂抹防蚊药物等。蚊子的孳生都与止水有关,所以灾区必须需要注意积水容器的清除,并且在用餐以后注意将废水确实排除,以减少蚊子孳生的机会。
8、动物的威胁
灾后有一些动物也会变成无家可归,与人们接触的机会也会增加。如果被动物咬伤,就必须马上寻医治疗。如果被蛇咬伤,重要的是必须记住蛇的模样,以提供医护人员判别是否有毒、需要什么种类的抗毒血清治疗。老鼠也会传染某些疾病,必须将所有食物均放置于可以隔绝老鼠的场所如果发现动物尸体,必须尽速移除。
9、个人的适应
在户外生活必须多喝开水,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避免喝咖啡与酒精,因为这些饮料都会使个人容易脱水。在没事的时候尽量休息,不要让已经很疲累的个人加上过度的负担。灾后的数星期将是困苦的,也需要注意一下心理的建设。失眠、焦虑、愤怒、过动、轻度忧郁与疲倦感是灾后很常见的正常反应,记住这一点,并且预期这些现象将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消失。如果自己发现突然发作这些症状,最好是能够找专家咨询。
10、食物卫生
婴儿最好是食用不须加水或煮过的食物,不要用加消毒剂处理过的水来泡奶粉。一般的冰箱在断电四小时以内还可以保持低温状态,如果断电时间超过四小时,就需要加冰块或干冰等东西才能维持低温。已经失去冷藏保存的生鲜食物应该丢弃,其它可用的食物应该尽速找寻冷藏设备储存
11、个人卫生
在发生危难以后,个人的卫生通常都会被忽略,切记必须保持卫生才能避免可能随之而来的二度健康伤害。后使用肥皂洗手的习惯必须加强,而洗手用的水最好也是经过煮沸或消毒过的,否则像杆菌性痢疾这种凶悍的细菌也可能趁虚而入。洗手的时机包括准备食物与进食之前、如厕以后、整理灾区物事以后、接触到受污染水源以后。身上如果有伤口的话,必须用肥皂加以清洗。如果伤口有发红、肿胀或出现脓液,就必须就医治疗
12、预防注射
只要做好卫生措施,地震灾后的疫病大流行并不常见。但是因为灾后的卫生条件变差,而且常常有人多拥挤的现象,所以某些传染病可能会稍微增加。这些传染病大多是原来就有的疾病,像是感冒、肠胃炎等,而很少会出现新的传染病。身上如果有伤口,就需要注意感染到破伤风的可能性。在台湾目前常规接种破伤风疫苗(包含于二、四、六、十八个月接种的三合一疫苗与入小学以后施打的二合一疫苗之中)的现况下,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有破伤风抗体。但是这种疫苗的保护效果大约可以维持十年左右,太久没有追加疫苗的个人还是有受到感染的危险性。在台湾最近几年的统计中,最容易得到破伤风的是年老的人,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距离上次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时间已经很久,而且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也会有些下降,所以老年人身上有伤口的时候,更不能忽视破伤风的预防。此外,很深而且被污染很严重的伤口,无论年龄都可能导致破伤风杆菌感染,这种情形都需要让医师检查看是否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
13、蚊虫叮咬
在户外的时候避免蚊子叮咬的方法,可以使用的是蚊帐、穿长袖衣服与长裤、使用杀蚊器具、涂抹防蚊药物等。蚊子的孳生都与止水有关,所以灾区必须需要注意积水容器的清除,并且在用餐以后注意将废水确实排除,以减少蚊子孳生的机会。
14、动物的威胁
灾后有一些动物也会变成无家可归,与人们接触的机会也会增加。如果被动物咬伤,就必须马上寻医治疗。如果被蛇咬伤,重要的是必须记住蛇的模样,以提供医护人员判别是否有毒、需要什么种类的抗毒血清治疗。老鼠也会传染某些疾病,必须将所有食物均放置于可以隔绝老鼠的场所如果发现动物尸体,必须尽速移除。
15、个人的适应
在户外生活必须多喝开水,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避免喝咖啡与酒精,因为这些饮料都会使个人容易脱水。在没事的时候尽量休息,不要让已经很疲累的个人加上过度的负担。灾后的数星期将是困苦的,也需要注意一下心理的建设。失眠、焦虑、愤怒、过动、轻度忧郁与疲倦感是灾后很常见的正常反应,记住这一点,并且预期这些现象将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消失。如果自己发现突然发作这些症状,最好是能够找专家咨询。
二、地震后警惕四类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防治专家、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慧提示:地震后由于洁净饮用水和食物供应受到影响,同时周边生态环境等受到破坏,如不注意,极易引起以下传染病的流行:
第一类是肠道传染疾病,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的肠道传染疾病等。这些疾病是通过摄入了受到污染的水、食物等导致的,比如痢疾、手足口病、甲肝等,灾区群众要注意预防。
第二类是呼吸道传染疾病。地震后人员聚集程度高,流动性大,相互之间接触频繁,容易导致麻疹、风疹和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特别是麻疹和风疹现在正处于高发期,一定要注意防范。
第三类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地震后人员接触频繁,同时,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特别是一些灾区群众为了节省饮水,往往几个人共用一盆洗脸水或共用一条毛巾等,容易引发红眼病的暴发。
第四类是可能出现的乙脑疫情。每年6月到8月是部分地区乙脑疫情高发的阶段,这种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这种疾病影响人的中枢系统,致死率高,容易导致痴呆等后遗症,需高度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疗好白癫疯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