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预防
-Preventionofinfectiousdiseasesinspring-
新学期适逢春季,
春季天气变化快,
传染病多发,
孩子们抵抗力又较弱,
那我们怎样预防呢?
SPRING
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临床症状: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预防措施:
1.在流感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
2.日常消毒,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3.督促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4.注意呼吸道礼节,记得佩戴口罩。
0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
传播途径: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也可经飞沫、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
临床症状: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
预防措施:
1.6个月-5岁的孩子可以接种EV71疫苗。
2.卧室经常通风,保持室内卫生。
3.勤晒衣被,勤快洗手。
4.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5.避免接触患儿及其粪便。
03
水痘
水痘:是一种好发于孩子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分批出现斑疹,常见于冬春季节。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
临床症状: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咽痛等前驱症状,头部、躯干再到四肢出现疱疹。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
2.增强免疫力。
3.避免和水痘患者接触。
04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传染性极强的流行性肠胃炎的最常见病毒性病因。
传播途径:可通过污染的食品、饮用水、密切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的物品或表面等途径传播,也可因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处理不当使病毒播散至空气中传播。
临床症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可伴有恶心、发热和腹痛。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0/HP,未见红细胞。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有些感染者也可有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生熟食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食物彻底加热烧熟,不食用生食品。
4、餐具和接触即食食品的工(用)具要清洗、消毒。
5、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掩闭覆盖,病人吐泻物和接触的场所物品(如教室、宿舍、厕所、衣物、地板、桌椅、餐厨具、污水等)要严格消毒,并开窗通风。
6、应及时就诊并隔离,症状消失后72小时后方可回校。照顾病人时应戴口罩,与病人使用的餐具等分开。
05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临床症状:发热、上呼吸道炎伴有咳嗽、结膜炎等症状,且在耳后、颈部、躯干四肢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是最佳预防措施(疫苗的接种程序是8月龄、1.5岁、6岁分别接种一剂)。
2.引导孩子加强体育锻炼。
3.保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06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相对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会轻很多,不会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为主,也可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的方式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临床症状:口腔、咽部出现水泡。
预防措施:
1.多喝水、勤洗手。
2.保证生活环境卫生。
3.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4.注意饮食和休息。
07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感染引发的炎症,多见细菌性和病毒性。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
临床症状:腮腺疼痛,肿大。
预防措施:
1.接种麻腮风疫苗。
2.做好室内清洁,多通风。
3.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08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一)以上传染病都是疫苗可以预防的,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二)传染病高发季节,避免前往空气不流通、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病期患者。
(三)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勤晒被褥,保持环境卫生。
(四)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不共用私人物品,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合理膳食、加强营养,适量运动、劳逸结合。
家长应该配合我们做哪些工作?
(一)学习有关传染病的相关预防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二)积极配合班级教师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做好孩子的个人卫生。
(三)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按照季节、天气变化及时给幼儿增减衣物。
(四)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口聚集的场所和空气污浊的场所游玩。
(五)家长应坚持入校前和回家后给孩子自查,发现异常(例如:口腔有溃疡、皮肤有皮疹或者手、足有水泡、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与班级教师联系。
(六)加强孩子体格锻炼,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要加强孩子在家的饮食卫生的管理,少吃生冷食品,不吃不洁饮食。不给孩子带生日食品、糖果等入校。
(七)加强家校沟通,及时交流孩子的健康状况。
09
若发现孩子为疑似传染病应该怎么办?
(一)家长若发现孩子为疑似传染病时,不要惊慌。要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二)若医院确诊孩子为传染病时,要立即和班级教师联系。做到早报告。若排除传染病也要持医生证明方可入校。
(三)按照医生要求对孩子进行隔离治疗,孩子痊愈后须持医生证明入校。
(四)在观察和治疗期间,希望家长多和班级教师保持联系,同时我校教师也会通过电话给孩子以身心问候。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希望,
让我们共同努力,
一起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美丽的季节吧!
撰文:陈胡瑜
部分文字来源:网络
图片:陈胡瑜
校对:周爱华
审核:徐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