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腹泻便秘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1

婴幼儿推拿之腹泻

v概念

小儿腹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并以腹泻为主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综合征。

v发病特点

多见于夏秋季

v望大便

主要是察大便的颜色及便质、便量。

正常大便:大便色黄,呈条状,干湿适中,便后舒适者。

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如鸭溏者,多属寒泻。

如大便色黄稀清如糜有恶臭者,属热泻。

大便色白,多属脾虚或黄疸。

v嗅大便

大便恶臭,黄色稀便或赤白脓血,为大肠湿热内盛。

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食物,为食积内停。

大便溏泻,其气腥者为脾胃虚寒。

v病因病机

n(一)感受外邪:腹泻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寒、湿、暑、热之邪皆能引起腹泻,而尤以湿邪引起的为多。脾恶湿喜燥,湿困脾阳,使运化不健,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致腹泻。

n(二)内伤乳食:由于喂养不当,饥饱无度,或突然改变食物性质,或恣食油腻、生冷;或饮食不洁,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不能腐熟水谷而致腹泻。

n(三)脾胃虚弱: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且小儿生机蓬勃,脾胃负担相对较重,一旦遇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就能导致脾胃受损,使水谷不得运化,则水反而为湿,谷反而为滞,水湿滞留,下注肠道而为腹泻。

v现代医学

内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

—神经调节功能较差

胃酸与消化酶分泌较少

酶的活力低等,

外因:饮食失调或感受寒冷

肠道内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等

严重者:水和电解质紊乱——脱水和酸中毒等危症

v辨证分型

(一)寒湿泻: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二)湿热泻: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三)伤食泻: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四)脾虚泻: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泻,舌淡苔薄,脉濡。

v治疗方法

(一)寒湿泻

1.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2.处方: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3.方义:

推三关、揉外劳宫——治疗一切虚证、寒症

配补脾经、揉脐与按揉足三里——健脾化湿

补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温中止泻

若肠鸣腹痛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

(二)湿热泻

1.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2.处方: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

3.方义:

清脾胃——清中焦湿热;

清大肠、揉天枢——清利肠腑湿热积滞;

退六腑、清小肠——清热利尿除湿;

配揉龟尾——理肠止泻。

(三)伤食泻

1.治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2.处方: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3.方义:

补脾经、揉板门、运内八卦

揉中脘、摩腹——健脾和胃,行滞消食;

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

配揉龟尾——理肠止泻。

(四)脾虚泻

1.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2.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3.方义:

补脾经、补大肠——健脾益气,固肠实便;

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温阳补中;

配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温阳止泻。

4.配伍:肾阳虚者:加补肾经、揉外劳宫;

腹胀:加运内八卦;

久泻不止者:加按揉百会。

v注意事项:

1.推拿治疗每日1次,较重时可每日2次,一般3~10次便可治愈。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不洁之品,夏季应多喂水。同时要乳食有节、饥饱有度。

3.在泄泻期间应少吃粗纤维的蔬菜和难以消化的食品,饮食宜清淡,必要时可禁食6~12小时,可饮用淡盐水和糖水。

4.在泄泻期间要勤换尿布,多翻身,防止逆行性尿路感染或继发性肺炎等并发症。

5.在治疗过程中如小儿出现面色苍白,小便极少或无尿,眼眶凹陷,呕吐频繁,饮食难进,精神萎靡等中毒症时,宜抓紧时机,配合中西医药物治疗。

2

婴幼儿推拿之便秘

v概念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而排便困难的一种病症。

v发病特点

多见于一年四季

v病因病机

(一)肠胃积热:素体阳盛,复饮食不节,过食辛热厚味,或误服药石致热毒内盛,或热病后余热留恋,或肺燥肺热下移大肠,致胃肠积热,耗伤津液,以致肠道干涩燥结,大便秘结,难于排出。

(二)气血阴津亏虚:先天不足,身体虚弱,或病后体虚,气血亏损,或喜冷饮,过服凉茶,致中阳不振,脾虚不运,或病中过寒、过汗、过利、过燥,损伤气阴。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少不能滋润大肠,以致大便排出困难。

v辨证分型

(一)实秘:大便干结,面赤身热,口臭唇赤,小便短赤,胸胁痞满,纳食减少,腹部胀痛,苔黄燥,指纹色紫。

(二)虚秘:大便努挣难下,面白无华,神疲气怯,形瘦乏力,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v治疗方法

1.实秘

(1)治则:顺气行滞,清热通便。

(2)处方:清大肠、运内八卦、退六腑、摩腹、搓摩胁肋、揉天枢、推下七节骨、按揉足三里。

(3)加减:

面赤身热:加清脾胃经、清天河水;

脘腹胀满:加推四横纹、揉中脘;

呕吐:加横纹推向板门。

2.虚秘

(1)治则: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2)处方:补脾经、清大肠、推三关、揉上马、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

(3)加减:

神疲:纳差腹胀者,加揉板门、揉中脘、摩腹、揉脐、揉脾俞、揉胃俞;

腹痛:加揉外劳宫。

v注意事项:

1、对于先天性巨结肠等器质性病变引起者,不属推拿治疗范围,应注意鉴别。

2、嘱小儿多吃一些粗糙的食物,如杂粮、蔬菜、带纤维多的食品。另须小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脾胃虚弱、少食而便少者应注意扶养胃气。

小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dingyiyao.net/lcjc/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