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复学返校要注意,校园防疫我

白癜风外用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0098.html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此次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因为人群缺少对新型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多数感染可以导致肺炎。

新冠肺炎有哪些防控措施?

(1)标准预防措施;(2)空气传播预防措施;(3)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4)房间通风换气;(5)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防护小常识

1、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有什么作用?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2、七步洗手法的口诀和要领

(1)内:手掌相对揉搓;(2)外:手心揉搓手背;(3)夹: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揉搓;(4)弓:弓起手指,双手互握,揉搓骨头突出部位;(5)大: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转动揉搓;(6)立:五指并拢,将指尖立于另一掌心处,旋转揉搓;(7)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并旋转揉搓。

2、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1)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非医疗高风险的一般工作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并可适当延长口罩使用时间,反复多次使用。口罩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口罩佩戴前按规程洗手,佩戴时避免接触口罩内侧。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2)口罩被呼吸道/鼻腔分泌物,以及其他体液污染要立即更换。(3)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4)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

二、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常识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患儿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内溃疡、粘膜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

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1、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感染十分重要。家长应教育儿童加强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刷牙,勤漱口,勤洗澡。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2、对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应看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不要用自己嚼过的食物喂给孩子,同时也应注意做好个人卫生。

3、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4、要加强孩子的营养,注意让孩子休息好,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5、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医院就医。如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应积极配合。如孩子是幼儿园小朋友或学校学生,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孩子未彻底治好前,不要急着到幼儿园、学校上学,防止传给别的儿童。

6、注意做好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经常清理垃圾、粪便,加强开窗通风,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三、腮腺炎预防知识

什么叫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并累及各种腺组织及各种脏器。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措施有哪些?

1、加强疫情报告。

2、注射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由于腮腺炎易在人群集聚的学校、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应加强晨检工作,发现有发热、腮腺肿大的及时居家隔离,医院治疗。

4、隔离患儿直至腮肿消退为止,易感者在流行期间,可用板蓝根30克,水煎服,连续3天。还可对易感者采用腮腺炎病毒减毒活疫苗作喷喉或气雾进行主动免疫。

5、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室内人口密集处可用食用醋熏蒸。

6、少吃一些辛、辣、煎炒的食品。

7、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和毛巾,食物要消毒煮沸。

四、病毒性脑炎预防知识

什么是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脑膜弥漫性炎症综合征,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是临床最常见的无菌性脑膜炎。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其次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病程多在2周以内,有自限性,预后较好。

肠道病毒性脑炎有哪些预防措施

病毒性脑炎虽然不是法定的传染病,但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暴发和流行。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1)散居儿童预防

①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

②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③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④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

①病脑流行季节(一般为4-7月份),学校每日要开展晨午检、学生(儿童)缺课病因追踪等工作,发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的学生和儿童要及时通知家医院就诊。

②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并教育、指导学生及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③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④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生活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定期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

水痘的预防知识

什么是水痘?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原发感染,是以较轻的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水疱和痂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多见于儿童,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易造成小区域的流行,愈后可获终身免疫。急性传染病,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防控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2)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4)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水痘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5)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合理睡眠;补充营养,科学饮食,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的食物;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注意:

  本病传染性很强,如果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起码到痘疹全部结痂。发热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食物和充足水分。病儿皮肤应注意清洁,由于皮肤瘙痒,防止抓伤,应剪短指甲,带手套。

  对有皮肤破损者,可外涂10%龙胆紫;皮肤搔痒者,可涂2%石碳酸液或炉甘石洗剂等;若疱疹破裂,可涂搽新霉素软膏。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dingyiyao.net/lcjc/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