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便秘怎么办医生给你来支招

北京医治手足癣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10410/8833415.html

小儿便秘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障碍,可以发生于不同年龄段的小儿,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

便秘的危害

大便在肠道里积留的时间越长,就会变得更加干硬,更难排出;有时,因为排便时伴随的疼痛,孩子有可能会有意识将大便憋回去,造成问题的进一步加重。如果孩子有憋便的习惯,会在肠道内的积起很大很长的大便,接下来孩子会失去便意,逐渐造成不借助灌肠剂、通便剂或其他治疗方法就不能排出大便的地步。

同时,便秘也会引起孩子发生腹痛、腹胀、食欲不振、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精神焦虑,甚至结肠扩张,形成特发性巨结肠。因此,家长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

便秘的分类

小儿便秘可以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两大类。

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

(1)新生儿/幼儿罗马Ⅲ诊断标准(G7)新生儿~4岁幼儿,至少出现以下2条症状,达一个月。①排便≤2次/周;②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至少有1次/周失禁发作;③有大便潴留病史;④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⑤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⑥巨大的粪便曾阻塞过厕所。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2)儿童/青少年罗马Ⅲ诊断标准(H3a)年龄大于4岁儿童,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①排便≤2次/周;②至少有1次/周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的姿势;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⑤直肠内存在大粪块;⑥巨大的粪便曾阻塞过厕所。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并且发作至少1次/周

器质性便秘的诊断

小儿常见的器质性便秘有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肛门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其诊断应结合病史、体查以及相关检查综合考虑。临床上应详细询问患儿是否存在胎便排出延迟、纳差、腹胀、生长发育迟缓等病史,并行肛门指检(先天性巨结肠有爆破性排便,而肛门狭窄的患儿成人示指通过困难),钡灌肠造影有利于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肛门狭窄的诊断,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有赖于甲状腺功能检查。

?

便秘的治疗

功能性便秘治疗的根本应放在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分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同时养成排便习惯。

1.灌肠治疗

是去除直肠内的嵌塞粪便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可与口服泻药配合应用。

2.药物治疗

导泻剂可维持规律性排便,常见的有渗透性泻剂(乳果糖)、灌胃剂(聚乙二醇)、润滑剂(液体石蜡)、刺激性泻剂(番泻叶)。维持治疗需数月,当儿童形成规律性容易排便后才考虑停药。

3.饮食调整、训练排便

可防止便秘再发。增加水摄入以软化大便,多补充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全麦、水果和蔬菜)也是治疗便秘的部分。规律性如厕习惯是治疗便秘的重要部分。无论有无污便,餐后应有充足的如厕时间,这有利于儿童保持排便频率的记忆。

器质性便秘的治疗针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

其中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狭窄等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可参考:认识先天性巨结肠);而乙状结肠冗长,或者长期便秘导致的特发性巨结肠等若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的,往往也是需要手术解决问题的。

总而言之,小儿便秘绝非小事,对于便秘较严重的病例,家长不可擅自服用便剂或灌肠剂等药物,医院,通过医生的观察判断进行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dingyiyao.net/lcjc/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