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药原则
中成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其类型及证候不同,用药也不同。毒热阴虚证型宜采用清营解毒、养阴润燥药物;阴虚燥热证型宜采用养阴清热、生津润燥药物;湿热蕴阻证型宜采用化湿清热、解毒通络药物;气阴两虚证型宜采用益气养阴、凉血润燥药物;痰瘀壅滞证型宜采用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药物。
用药方案
诸证凡唇燥、鼻干、阴门干涩者,可酌情选用皲裂膏、生肌玉红膏、胡桃仁油、蛋黄油外涂,每天2次;皮肤干燥发痒者,可选用复方蛇脂软膏等外涂,每天2次。
1、毒热阴虚证型主要表现为目赤,口干喜饮,唇焦燥渴,关节、肌肉酸痛,毛发干燥、稀少而脆、易落,兼身热恶风,偶有壮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宜选用:
琼玉膏,每次15g,每天2次。
2、阴虚燥热证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渴不欲饮或饮不解渴,低热,涎腺肿大,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头晕失眠,或有干咳,或痰黏不易咳出,舌质红,苔薄而干,或少苔,脉细数。宜选用:
玄麦甘桔颗粒(胶囊),每次10g,每天3或4次,开水冲服;胶囊,每次3或4粒,每天3次。
3、湿热蕴阻证型主要表现为涎腺肿大,口眼干燥,口苦口臭,口中黏腻不适,口角有白色分泌物,可伴有胸闷腹胀,尿痛难解,或有低热,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宜选用:
(1)龙胆泻肝丸(颗粒、胶囊、片、口服液),大蜜丸,每次1或2丸,每天2次;水丸,每次3~6g,每天2次;颗粒剂,每次6g,每天2次,开水冲服;胶囊剂,每次4粒,每天3次;片剂,每次4~6片,每天2或3次;口服液,每次1支,每天3次。
(2)玄麦柑橘颗粒(胶囊),每次10g,每天3或4次,开水冲服;胶囊剂,每次3或4粒,每天3次。
4、气阴两虚证型主要表现为病程较长,多系晚期症状,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口干唇燥,咽干少津,五心烦热,形体干瘦,牙齿色枯欠润,皮肤干燥发痒,关节酸痛,大便秘结,阴门干涩,舌质红边有齿痕,苔少或无苔,脉虚细且数。宜选用:
养阴清肺丸(膏、糖浆、口服液、颗粒),每次1丸,每天2次;膏剂,每次10~20g,每天2或3次;糖浆剂,每次20ml,每天2次;口服液,每次10ml,每天2或3次;颗粒剂,每次1袋,每天2次,开水冲服。
5、痰瘀壅滞证型主要表现为口鼻干燥,颈项处可触及大小不等的痰核,腮部肿硬,关节、肌肉酸痛,肢端冰冷,色泽紫暗而失红,苔少,脉细涩。宜选用:
复方丹参颗粒(胶囊、片、丸),每次1袋,每天3次,开水冲服;胶囊剂,每次3粒,每天3次;片剂,每次3片,每天3次;浓缩丸,每次5丸,每天3次;滴丸,每次10丸,每天3次,舌下含服或口服,28天为一个疗程。
用药提示
1、琼玉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及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感冒患者不宜服用;宜饭前服用;服药2周症状未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者,医院就诊;服药期间忌食葱、蒜、生萝卜、醋及油腻等食物。
2、玄麦柑橘颗粒(胶囊)服药期间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3、龙胆泻肝丸(颗粒、胶囊、片、口服液)妊娠妇女忌用;长期服用可导致肾损害,服药期间应注意肾功能监测,肾功能不好者慎用;少数患者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脾胃虚弱者不宜久服;糖尿病患者不宜服颗粒剂、口服液;饮食宜忌: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4、养阴清肺丸(膏、糖浆、口服液、颗粒)痰湿壅盛、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心病的患者,以及小儿、年老体虚者、妊娠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5、复方丹参颗粒(胶囊、片、丸):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作呕等胃肠不适的不良反应;妊娠妇女慎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厦门特勤疗养中心副主任药师朱建明)
END
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