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这样戴口罩没用

青少年冬季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pf/mipso_4369573.html

一网络视频,配文:嬢嬢,你站在街头好像鸭嘴兽呃。

.

发现问题了吗?

.

.

.

.

.

.

答案:N95横着戴了。

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和密切接触。肺炎患者咳嗽、大声说话等产生的呼吸道分泌物喷射形成气溶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成为主要的传染源。健康者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避免近距离接触,外出时佩戴口罩和注意手卫生。

只有两种口罩能隔断经呼吸道传染的病毒,一是医用外科口罩,二是医用防护口罩N95,其他口罩基本没用。健康人的一般防护或者防止患者传染给他人采用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了。医务人员需要近距离密切接触患者,无论从细菌过滤效率还是密闭性来说,采用医用防护口罩更为安全。

经过大量科普宣传,老百姓都知道了使用医用口罩的重要性。现在市场上医用口罩脱销,也侧面反映了大家对自我防护的重视程度。

可是,再好的口罩,如果没有正确佩戴也是没用的哦。以下错误的佩戴方法会严重影响口罩的防护作用。

错误一:口罩内外层戴反了

标准的外科医用口罩分3层,外层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则有过滤作用,可阻隔90%的5μm颗粒,近口鼻的内层用以吸湿。因此把吸湿的内层戴在外面就失去了阻断气溶胶的效果。一般口罩外层深色,内层白色或浅色,很容易识别。

错误二:口罩上下缘戴反了

口罩上缘接触鼻梁,内有一根金属条,需要根据鼻梁和脸型按压塑性,以紧贴面部。口罩下缘没有金属条,可以拉伸后包住下巴。口罩上下戴反了,到处漏风,就难以保证密闭性了。

错误三:没有测试口罩密闭性

空气就象水流,哪里阻力小就先向哪里流动。当口罩形状与人脸不密合,空气中的含菌气溶胶会从漏风处钻进人的呼吸道。即便您选用的口罩很“高大上”,也无法隔绝病毒。试验显示,口罩的佩戴泄漏率高达约50.5%。因此佩戴口罩后必须测试面部密合性。一个简单的试验方法就是戴上口罩后用力呼气,若空气不能从口罩边缘漏出,提示密合性较好。

密闭性差的原因包括口罩固定带扎得不紧、鼻夹夹持不紧或使用者脸型较瘦等原因。口罩的带子需要调节以保持密闭性,长度固定的可以通过打结来调节松紧。

错误四:重复使用口罩

一些人用完口罩后不舍得扔,折好后放进口袋里准备下次再使用。如果口罩表面已经被病毒污染,放进口袋只能扩散病毒,并且下次使用时污染手和口鼻。因此,口罩暂时不再使用时,应该丢弃,不能反复使用。另外,口罩的使用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时间过长后对病毒的过滤效率会明显下降。即使是医用防护口罩N95,使用4小时后,滤菌率会由标准的≥95%降至90%以下。

错误五:到达污染区后才戴口罩

在进入可能的污染区之前就需要及时佩戴口罩,比如进入人群拥挤的超市或地铁前,应该在空旷地方或者出门前佩戴。

选择了正确的口罩,正确佩戴更为关键。大家看看,您的口罩有没有戴错呢?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dingyiyao.net/lcjc/5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