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干:防止早产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的时间是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5个月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对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自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元素铁每日不超过2mg/Kg,最大不超过每日15mg(B对ACDE错)。
2、题干:缺铁性贫血患者较常见的受损害部位是
A、呼吸道B、淋巴结C、尿道D、消化道E、皮肤、黏膜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由于供氧不足,体内的血液更多地流向重要脏器,而那些暂时影响不大的脏器,例如皮肤、粘膜等的血管则开始收缩。于是常会出现皮肤、眼睑内粘膜等变白。这种现象在口唇、指甲和耳垂等部分尤为明显(E对ABCD错)。
3、题干:患儿,男,6个月。生后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病因是
A、铁摄入不足B、锌摄入不足C、食物中缺少维生素CD、维生素B12及叶酸供给不足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因母乳中维生素B12和叶酸含量少,婴幼儿未及时添加辅食导致摄入不足,同时因生长发育迅速使需要量增加导致该患儿发生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D对);铁摄入不足易导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A错);锌缺乏引起营养性锌缺乏症(B错);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维生素C缺乏病(坏血病)(C错);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显著缺乏可导致遗传性的溶血性疾病(E错)。
4、题干:疱疹性口腔炎的病原体是
A、链球菌B、白色念珠菌C、单纯疱疹病毒D、柯萨奇病毒E、腺病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见于婴幼儿,无明显季节性,传染性强,可在集体托幼机构引起小流行(C对);链球菌可引起急性咽扁桃体炎(A错);白色念珠菌主要是引起鹅口疮(B错);柯萨奇病毒可引起急性结膜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D错);腺病毒可引起急性病毒性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急性结膜炎(E错)。
5.患儿,男,11个月。因呕吐、腹泻3天来院,初步诊断为婴儿腹泻伴脱水。如患儿需补充10%氯化钾6ml,稀释需要的溶液量至少为
A、50mlB、mlC、mlD、mlE、m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钾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正常值为3.5~5.5mmol/L,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临床表现包括骨骼肌症状(乏力、软弱、无力、重者全身性肌无力、软瘫、腱反射消失)、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消失)、循环系统症状(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音低钝)、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定向力差、昏睡、昏迷)、泌尿系统症状(失钾性肾病),分析题干,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可判断为低钾血症,静脉补钾时需注意浓度不宜超过0.3%,以浓度0.3%为最大浓度,设需溶液量为Q,则10%X6ml=0.3%XQ,所以Q=ml(D对ABCE错)。
6.早产儿,女,出生后第3天出现哭声弱,吸吮无力,两下肢硬肿,精神弱,皮肤黄染,肛温32℃。目前对该患儿最有效的措施是
A、静脉滴注葡萄糖B、静脉注射20%甘露醇C、输新鲜全血D、气管插管E、快速补液,纠正休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该患儿属新生儿寒冷综合征,静脉滴注葡萄糖可以为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有利于患儿复温(A对);20%甘露醇为强脱水剂,可加重器官损害和休克(B错);新鲜血主要适用于血液病患者,该患儿并未出现大出血等需要输血的情况(C错);患儿并未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所以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D错);保证液体供给,但早产儿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输液速度宜慢,以防止输液速度过快而引起心衰和肺出血(E错)。
7.早产儿,女,出生后第3天出现哭声弱,吸吮无力,两下肢硬肿,精神弱,皮肤黄染,肛温32℃。对该患儿的处理,下列哪项不妥
A、逐步复温B、密切观察病情C、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D、预防感染E、早期哺喂时要耐心,经口喂奶,提供足够的热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是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合理喂养是保证其能量供给的重要措施,轻者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营养保证能量供给(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复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其原则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A对);注意体温、脉搏、呼吸、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等,一旦病情发生突变,可以迅速组织抢救(B对);当肛温>30℃时,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C对);感染是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重要病因,因此预防感染至关重要(E对)。
8.患儿,女,生后1天,足月顺产,于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肝脾不大,母亲血型为“O”型,患儿为“A”型;患儿血清胆红素μmol/L。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新生儿肝炎B、母乳性黄疸C、生理性黄疽D、Rh溶血病E、ABO血型不合溶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临床表现包括黄疸、贫血,其中ABO溶血病患儿黄疸多出现在生后2~3天,肝脾肿大不明显。分析题干,患儿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肝脾不大,母亲血型为“O”型,患儿为“A”型,因此应首先考虑该患儿出现了新生儿溶血病,且为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E对);新生儿肝炎主要表现为黄疸,多以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而复诊来就诊,病原学检查可提示相应感染原(A错);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周内,可通过增加母乳喂养量和频率而得到缓解(B错);生理性黄疸患儿一般情况好,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血清胆红素升高不超过85μmol/L(5mg/dl),不符(C错);Rh溶血病患儿与母亲血型表现为母亲Rh阳性新生儿阴性,且患儿表现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与题干所给患儿及母体血型不符(D错)。
9.患儿,女,1岁。来医院查体,体重8.5kg,身高75cm,头围46cm,囟门未闭合,家长焦急地询问护士,正常情况下小儿囟门闭合最迟的时间。护士在与家长交流中,发现家长给患儿添加辅食不够,应给予的膳食指导是
A、米糊、菜泥、蛋黄B、米粥、动物血、水果泥C、烂面、肝泥、蛋D、粥、肉末、肝泥E、稠粥、面条、碎肉、豆制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小儿辅食添加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10~12月龄小儿辅食性状可由泥状逐渐过渡到碎末状,以帮助咀嚼,可以添加的食物包括稠粥、软饭、挂面、馒头、面包供给热能、维生素、豆制品、碎肉、蛋白质、矿物质、纤维素等(E对);米糊、菜泥、蛋黄、米粥、动物血、水果泥为4~6月小儿辅食(AB错);粥、肉末、烂面、肝泥、蛋为7~9月小儿辅食(CD错)。
10.患儿,女,生后1天,足月顺产,于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肝脾不大,母亲血型为“O”型,患儿为“A”型;患儿血清胆红素μmol/L。为患儿行蓝光疗法时应
A、裸体B、戴眼罩C、穿单衣、系尿布D、穿单衣、系尿布、戴眼罩E、裸体、系尿布、戴眼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为该患儿进行蓝光治疗,患儿准备为裸体、系尿布、戴眼罩,具有全身接受蓝光治疗,保护会阴部、防止损伤视网膜的作用(E对ABCD错)。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护师终极密押卷~
↓↓↓
白癜风能治了吗白癜风擦什么药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