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幼儿机体免疫力不足,易导致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小儿惊厥、高热等频频发生。
引起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怎样让冬季疾病远离孩子?
2、如何预防和处置冬季幼儿常见的水痘、手足口、流感、麻疹、猩红热等疾病呢?
3、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幼儿机体免疫力不足,易导致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小儿惊厥、高热等频频发生。引起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4、如何预防和处置冬季幼儿常见的水痘、手足口、流感、麻疹、猩红热等疾病呢?
引起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之一:睡眠过少人体内有一种名为胞壁酸的物质,科学家们称其为睡眠物质,因为它既能催眠,又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比如:当人发烧患病时,多多睡觉就会使体内胞壁酸分泌增多,从而使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有些轻微的感冒,通过多睡觉可减轻或好转。如果儿童没有充足的睡眠,胞壁酸分泌少了,免疫机能也会随之降低。
原因之二:吃得过多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总喜欢给孩子多吃,可是吃得过多就爱生病。尤其是晚上,吃过饭没多久就睡觉,未消化的食物可产生内热,导致胃肠功能失调,抵抗力降低。父母可通过观察发现孩子是否吃得多,如孩子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原来吃什么都香,最近却明显地食欲不振:孩子常说自己肚子胀、肚子疼。细心的妈妈还可以发现孩子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严重的甚至还能闻到孩子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免疫力升级处方:1、膳食均衡: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妈妈就让他多吃肉,这样做是十分不可取的。孩子的饮食一定要搭配合理,平时多吃些玉米、红薯、南瓜类的粗粮,多吃蔬菜、水果。2、晚饭时间固定:晚饭后孩子的运动量明显减少,如果吃饭时间过晚,很容易积食。所以晚饭一般应在6点左右,这样到睡前胃里的食物就消化得差不多了。3、饭量固定:掌握孩子吃饭大致的量,不要因为爱吃而超量。原因之三:穿得过多有些父母认为天气冷,孩子又小,要给他们多加衣服才对。殊不知,这样反而使孩子易生病。幼儿正处在快速生长期,属于阳性体质,火力大,尤其是男孩子,如果穿得过多,就会导致体内生热,造成中医所说的上火,继而出现感冒。再者,如果穿得过多,运动时出汗多,毛孔开放,毛细血管扩张,再遇冷,易外感风寒。免疫力升级处方: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判断孩子是否穿得合适,可以摸手,如果手温热、无汗即合适。或摸后脖颈,以无汗为适宜。进行户外运动时,一定要给孩子穿轻便、透气,易于活动的外套。
原因之四:运动过少冬天天气冷,父母平日很少带宝贝出门,再加上住在高楼大厦,更是懒得下楼。但是宝贝正处在成长期,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运动量过少,不仅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抵抗寒冷的能力也会降低,因此就会出现稍受点凉就感冒的状况。免疫力升级处方:孩子每天要保证有两三个小时的室外活动时间。因为晨起天气较凉,所以可选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的时间段在室外。在室外活动时,不必捂得过严,可露出脸、手,让阳光直接照在皮肤上,有利于体内钙质吸收。另外,冬至以后,气候变得阴冷,室内和室外的温差也特别大,在这样一种特定环境下,人体内会产生一股燥气,使得嘴唇干裂。嘴唇干裂为细菌的侵入提供了机会,而且冬季可供食用蔬菜品种单调,新鲜的水果蔬菜少,人体内维生素B2摄入不足,这些因素都会引起感染发炎及口角糜烂。如卡他性口腔炎、口角炎、唇炎等。寒冷的刺激是引起孩子腹痛的一个主要原因。冬天带孩子出去晒太阳要注意,因为晒了太阳后,全身毛孔张开,在室外易受风邪侵入;晒完后回家,室内外温差大,又容易受寒邪侵入,这样最易引起剧烈腹痛。
怎样让冬季疾病远离孩子?
(1)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幼儿计划免疫。对于体质差、易感染疾病的幼儿,家长和幼儿园可根据疾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免疫注射,同时还可给孩子服用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等中药,以加强预防病毒性疾病的流行。
(2)按常规进行室内紫外线消毒和食具、玩具、教具消毒,对患病的幼儿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医院诊治或隔离观察,防止流行病的扩散。
(3)注意保持幼儿寝室活动场所良好的环境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特别是长时间生活在门窗紧闭、有暖气和空调环境下的孩子,空气不流通,不利于小儿的健康。在有空调的环境中,应视情况调节室内的湿度。(4)冬季幼儿也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锻炼可增强幼儿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蚀。(5)合理穿衣,随时增减,防止受凉。有的家长给小儿穿衣过多,孩子稍有活动,汗水把内衣湿透,而小儿不会表示需要更换内衣,只能凭自身的体温把湿衣暖干,天天如此,容易伤风感冒,对健康不利。同时应随气候变化而增减,在活动前或进入有暖气房间时应脱去外衣。午睡时盖好被褥,保育员老师应勤查看,幼儿蹬被褥时及时盖好,以免孩子着凉引起其它大病发生,如肺炎、心肌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炎。
(6)冬季天气寒冷,幼儿需要的能量和热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应增加些能量高,热性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家禽类、乳类、豆类等等。此外也要注意补充红枣、红豆等健脾补血的食物。
(7)冬季还要保证幼儿的饮水量。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成分。幼儿代谢旺盛,需水量大,每节课后都应组织幼儿喝水,个别特异性体质的幼儿还要视情况增加饮水的次数。
冬季幼儿常见病
1: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在幼儿园、小学等集体儿童机构内易造成流行。流行病学:(1)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2)主耍通过直接接触或喷嚏、咳嗽飞沬传播,也可由于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衣服、用具等而得病,但少见。(3)人群普遍具有易感性,但以4岁以内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4)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潜伏期通常为十四到十六天。病变主要位于皮肤及粘膜,偶尔发生在内脏。临床表现为发病前2:手足口病不可混淆的概念: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是由人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病,部分EV71感染患儿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重症患者出现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脊髓膜炎、肺水肿、肺出血等。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
3: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最常引起发病的是甲型。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4:麻疹麻疹是一种古老的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没有麻疹疫苗接种以前,几乎每一个儿童难以幸免麻疹病毒的感染,麻疹发病率、死亡率都大幅度下降,麻疹的大流行基最多。现在麻疹除8个月以内婴儿发病外,其它多数为较大儿童或成人发病,特别是成人发病呈明显增多趋势。2、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增多。过去典型麻疹具有“烧三天、出(疹)三天、退三天”的特征,麻疹诊断比较容易,如今典型麻疹比较少见,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常无麻疹黏膜斑。皮疹形态及出疹顺序也随着有所改变。3、成人麻疹增多且症状比较典型。接种麻疹疫苗后几乎都能获得保护,但成人多数未接种疫苗,特别是外市人口,因无麻疹免疫,常易感染,成人感染麻疹症状较重,发热多在39℃~40℃,早期可有麻疹黏膜斑,皮疹也为典型。4、发病季节改变。
5:猩红热猩红热又名烂喉痧,是由一种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小儿对猩红热有普遍的易感性。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幼儿园、学校等人群密集之处可发生流行;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室内活动较多,若不经常通风,发病较多。也有少数是通过皮肤创伤或产道侵入,引起"外科型"或"产科型"猩红热。
EMILY.SUN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