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的娃被亲一下致死这6种人真的别亲

面对萌哒哒的小宝宝,大人们似乎都没有抵抗力,都想逗一逗,亲一亲来表达对宝宝的喜爱。可是,这份爱意中,可能潜藏着意想不到的危险。

然而就在这个月,美国爱荷华州的一个小宝宝出生7天后,仅仅因为亲友的一个「吻」而去世了。

这位女宝宝被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继而引发了病毒性脑膜炎。11天后,仅仅才18天大的她因为多器官衰竭,离开了这个世界。

然而她的父母检测了并没有携带单纯疱疹病毒。宝宝的妈妈回想起来,家中亲戚的一个吻,将这个致命的病毒传染给了宝宝。

大人的口中有几百种病原体,这些对于大人可能并没有致命的危害,然而对于免疫力还不足的宝宝来说都是十分危险的。

为了避免大家的爱给宝宝造成的伤害,宝爸宝妈们真的不能再让这六类人来随便亲吻宝宝了。

这六类人别随意亲宝宝了

1.脸部长泡和感染病毒的人

妈妈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因为上述症状正是“单纯疱疹病毒”局部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婴儿致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好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

防护措施:出现疱疹性口炎等“单纯疱疹病毒”症状表现的大人应在痊愈前尽量避免接触宝宝,并切忌亲吻宝宝。

2.出现皮疹的患者

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就应警惕是否是麻疹发作。因为许多年轻妈妈小时候没有得过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发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通过口腔飞沫传播。而儿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母子间的亲吻很容易传染此病。

防护措施:一旦妈妈有得此病的嫌疑,应立即母婴隔离,并积极治疗。为了宝宝着想,还是谨慎一点比较好。

3.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

研究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在婴幼儿时期。而它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口口相传。

但是,很多时候被感染的人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没有症状的家长,嚼碎了食物喂孩子,或者和孩子共用餐具、亲吻孩子,这些举动就有可能会把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

4.患有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

大人的口腔里存在无数细菌,有一些是导致蛀牙、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等)的罪魁祸首。如果我们嘴对嘴亲宝宝,或者把嚼碎的食物喂给宝宝吃,它们就可能会通过唾液到宝宝的口腔里,影响宝宝口腔健康。

有可能大人的口腔问题并不是很严重,也没有去检查,并不知道自己又口腔问题。所以,不要嘴对嘴请问宝宝是最可靠的预防方法。

5.拉肚子的人

拉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致病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大人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痢疾的几率。

6.化浓妆的人

这里不是说让妈妈们别化妆了,但是妈妈们带妆的时候就最好不要和宝宝亲密接触了。

化妆品不少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妈妈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妈妈,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美国就曾报道过婴儿因与母亲脸贴脸,误舔食了母亲脸上的粉脂,而发生铅中毒的病例。

防护措施:妈妈平时应尽量减少浓妆,亲吻宝宝前唇部应彻底卸妆。

可以亲宝宝,但是别亲嘴!

看了以上几种例子,就会发现很多人是隐性感染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患有相关疾病。

为了宝宝的安全,最好避免任何一种唾液共享行为,包括嘴对嘴亲吻宝宝,和把嚼碎的食物喂给宝宝吃。

事实上,就算不能嘴对嘴亲吻,我们也可以用亲吻脸颊、额头,蹭蹭小鼻子、或者抱抱宝宝等来表达对宝宝的爱意。

如何礼貌拒绝别人

自家家人好劝阻,可是其他人呢?下面小编再给大家支几招,让宝宝能尽量避免我们不喜欢的亲吻行为。

设定界限:如果有人直接上来亲宝宝,家长可以直接告诉他们,不要随意抱宝宝、摸宝宝、亲宝宝,对熟人也要直言不讳。

在婴儿推车上做一个「不要触碰宝宝」的标识。

在公共场合时,在婴儿车上盖一块薄毯。

在婴儿背带上贴禁止标志,注明「碰我之前请洗手!」

大一点的宝宝,教她亲吻别人时,只亲脸颊不亲嘴,有人走过来想亲她时,可以把脸颊侧过去。

月薪3万还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烧钱式教育到底多可怕!

又一个孩子自杀了,只因家长这5句话!

宝宝的辅食里,有一样东西一定不能少!你家忽略了吗?

这件事,父母请一定要逼孩子做!否则真会毁他一生!

育儿教育九大定律,好妈妈都该知道!

一个不大吼大叫的妈妈>十个好老师!

比起挨打,孩子更害怕这些事!作为父母的你,肯定经常做!

必读!同样是当妈妈,教出的儿子却是天壤地别!你真的会当妈么?

《我的前半生》:“抛妻弃子”的零分渣爸——陈俊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苯丁酸氮芥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dingyiyao.net/lcjc/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