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羚羊角-功效主治
《中国药典》版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归肝经、心经。
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
主治: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热痉厥,
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1~3g,宜单煎2小时以上;
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2.羚羊角-传统认识
《本草纲目》羚羊角,入厥阴肝经。肝开窍于目,其发病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风,在合为筋,其发病也,小儿惊痫,妇人子痫,大人中风搐搦,及经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羊角能舒之。魂者肝之神也,发病则惊骇不宁,狂越僻谬,魇寐卒死,而羚角能安之。血者肝
之藏也,发病则瘀滞下注,疝痛毒痢,疮肿瘰疬,产后血气,而羚角能散之。相火寄于肝胆,在气为怒,病则烦懑气逆,噎塞不通,寒热及伤寒伏热,而羚角能降之。羚性灵,而筋骨之精在角,故又能辟邪恶而解诸毒。
3.羚羊角-临床应用
羚羊角可单味使用或与中西成药联合应用,中西医师均可处方。
羚羊角粉适宜以下科室的临床应用
(1)儿科:用于小儿发热、高热惊厥、疱疹性口炎、病毒性肺炎等
(2)肿瘤科:治疗肿瘤患者长期低热和突发高热,预防化疗发热。
羚羊角粉其他临床应用
(1)心内科:用于高血压等。
(2)神经内科:用于癫痫的维持治疗、中风面瘫口眼歪斜、血管性头痛等。
(3)皮肤科:用于痤疮、痘疹等
赞赏